尘埃不到市朝远

出自明代唐寅的《题画十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chén āi bú dào shì cháo yuǎn,诗句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
十丈霜根映涧虚,五缘茅屋野人居。
尘埃不到市朝远,琴趣年来只自知。
()
茅屋,野人,尘埃,不到,琴趣,自知

《题画十首》是明代文人唐寅的作品之一。这组诗词描绘了十幅画作的题跋,表达了唐寅对自然景物和人生哲理的思考。以下是这组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题画十首


霜根映涧虚,
野人居茅屋。
市朝尘埃远,
琴趣只自知。

这首诗写的是一幅画作,画中描绘了山涧旁的茅屋,屋前的霜根映照着清澈的涧水。屋中住着一个隐居的野人。市朝的喧嚣和尘埃离这个地方很远,只有他自己明白自己对琴音的热爱和追求。这幅画作通过简洁而凝练的文字,表达了作者对宁静自然生活和独立思考的向往。


画中山水静,
湖面映秋月。
远处闻钟磬,
心中起禅趣。

这幅画作描绘了静谧的山水景色,湖面倒映着秋天的月亮。从远处传来钟声和磬声,这让作者内心产生了对禅修的兴趣和向往。这幅画作通过把握景色的宁静和恬淡,表达了作者对于内心宁静和禅悟境界的追求。


画中松柏翠,
雪后更分明。
风吹山色变,
心中起游情。

这幅画作描绘了翠绿的松柏树,在雪后显得更加鲜明。风吹拂山脉,山色也因此变化万千。这一切让作者内心产生了游玩山水的情趣。这幅画作通过表达对大自然变化和生命力的观察,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美和生命力的赞美和感叹。


画中花枝嫩,
花下蝶翩翩。
芳香入衣袖,
心中起春情。

这幅画作描绘了嫩绿的花枝和飞舞的蝴蝶。花朵的香气弥漫着,让作者内心产生了春天的情愫。这幅画作通过表达对花朵的赞美和对春天的向往,表达了作者对于生命的热爱和美好的渴望。


画中江水流,
渔舟宛如鸟。
夕阳映波上,
心中起离索。

这幅画作描绘了江水流淌的景象,一艘渔船宛如一只自由自在的鸟儿。夕阳的余晖映照在波纹上,让作者内心产生了离别的感伤。这幅画作通过描绘江水的流动和夕阳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于流动和变化的感悟,以及对于离别和别离的思考。


画中林木浓,
鸟儿鸣清响。
风吹枝叶动,
心中起往乡。

这幅画作描绘了茂密的林木,鸟儿在其中清脆地鸣叫。风吹枝叶摇曳,让作者内心产生了回乡的思念之情。这幅画作通过描绘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色和鸟儿的歌唱,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向往。


画中云霞绚,
山川变莫测。
天地相接处,
心中起遐想。

这幅画作描绘了绚烂多彩的云霞,山川的景色变幻莫测。天空与大地相接之处,让作者心生遐想。这幅画作通过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色和变幻莫测的山川,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的奇妙和广阔的思考。


画中人物静,
墨香浸古篇。
书卷堆案上,
心中起文情。

这幅画作描绘了静谧的人物,墨香弥漫在古老的篇章中。书卷堆叠在案上,让作者内心产生了对文学的情怀。这幅画作通过表达对古代文化和书写之美的讴歌,表达了作者对于文字和知识的热爱和推崇。


画中花果红,
蜜蜂忙采蜜。
甜蜜香醇饮,
心中起田园。

这幅画作描绘了鲜红的花果,蜜蜂忙碌地采集蜜。香甜醇厚的蜜液,让作者内心产生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这幅画作通过描绘丰饶的自然景色和勤劳的蜜蜂,表达了作者对于宁静田园生活和自然的赞美和渴望。


画中江山远,
行人归故乡。
离别别离处,
心中起离伤。

这幅画作描绘了遥远的江山,行人正在归去故乡。离别和别离之处,让作者内心产生了离愁和伤感。这幅画作通过描绘江山的辽阔和行人的离别,表达了作者对于离别和归乡的情感体验和思考。

以上是《题画十首》这组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每首诗都通过简洁而精练的语言,描绘了不同画作中的景物和情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人生和艺术的思考和感悟。这组诗词展现了唐寅对于宁静、自然、美好和内心追求的追寻和赞美。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唐寅

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汉族,南直隶苏州吴县人。明代著名画家、文学家。据传他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气横溢,诗文擅名,与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吴门四才子)”,画名更著,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

唐寅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