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漂泊两三人

出自明代杨基的《忆挹翠亭听歌示徐幼文余唐卿》,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yǎn qián piāo bó liǎng sān rén,诗句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
清歌一曲动梁尘,只忆当时泪满巾。
何况春归花落尽,眼前漂泊两三人
()
漂泊

《忆挹翠亭听歌示徐幼文余唐卿》是明代诗人杨基的作品。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在挹翠亭听歌的情景,勾起了他对过去的回忆,以及对眼前漂泊生活的思考。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动人的场景,清澈的歌声在挹翠亭中回荡,激起了作者的思绪。他怀念过去的时光,当时的场景令他感动得泪如泉涌,眼泪满满地充斥了巾帕。然而,他也意识到春天已经过去,花朵凋谢,他眼前只有孤独漂泊的两三个人。通过这首诗,作者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流逝时光和孤独现实的深刻思考。

赏析:
《忆挹翠亭听歌示徐幼文余唐卿》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动人的情景和作者的内心感受,展现了杨基独特的情感表达能力。诗中的挹翠亭被描绘得如此真切,使读者仿佛置身其中,聆听着歌声回荡的美妙场景。歌声的动人和回忆的涌现,使作者的情感得以释放,他的泪水成为了对过去时光的深深怀念的象征。而诗末的春归花落和眼前孤独的景象,则通过对比带出了作者内心的痛楚和对现实的思考。这首诗以短小精炼的语言,直抵人心,令人感受到作者深沉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索。

总之,这首诗以其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杨基作为明代诗人的才华。通过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思考,诗人引发了读者对人生的思索,使人们在感受到美的同时,也思考了人生的无常和孤独的现实。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杨基

杨基(1326~1378)元末明初诗人。字孟载,号眉庵。原籍嘉州(今四川乐山),大父仕江左,遂家吴中(今浙江湖州),“吴中四杰”之一。元末,曾入张士诚幕府,为丞相府记室,后辞去。明初为荥阳知县,累官至山西按察使,后被谗夺官,罚服劳役。死于工所。  杨基诗风清俊纤巧,其中五言律诗《岳阳楼》境界开阔,时人称杨基为“五言射雕手”。少时曾著《论鉴》十万余言。又于杨维桢席上赋《铁笛》诗,当时维桢已成名流,对杨基倍加称赏:“吾意诗境荒矣,今当让子一头地。”杨基与高启、张羽、徐贲为诗友,时人称为“吴中四杰”。...

杨基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