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杖妨花密

出自明代杨基的《江村杂兴(十三首)》,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yǐ zhàng fáng huā mì,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
春墅一鸠啼,桥危懒过溪。
径苔都上壁,野菜不分畦。
倚杖妨花密,看山碍竹低。
欲知幽隐处,风雨白门西。
¤
()
上壁,野菜,不分,倚杖,幽隐处,风雨

《江村杂兴(十三首)》是明代诗人杨基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春天的庄园里,一只鸠鸟啼叫,
桥梁摇摇欲坠,我懒散地穿过小溪。
小径的青苔爬满了墙壁,
野菜生长得不分畦圃。
我倚着拐杖,阻碍了花朵的盛开,
眺望山峦挡住了竹林的低垂。
如果你想知道幽静隐蔽的地方,
只需往西去,那里有风雨白色的门户。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天的江村景色,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勾勒出了乡村的风貌。诗人通过描写一系列景物和情境,传达出一种宁静、自然的意境,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短的语句勾勒出了江村的春天景色,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展现了一幅静谧而宜人的田园风光。诗人运用富有画面感的描写手法,使读者仿佛置身于江村的景象之中。

诗中描绘了鸠鸟的啼叫、摇摇欲坠的桥梁、爬满青苔的墙壁和生长在野外的野菜,这些细节揭示了乡村的自然环境和生活场景。诗人以倚杖妨花密、看山碍竹低的方式,表达了他与自然的亲近和互动,以及对自然美的欣赏。

最后两句诗以风雨白门西为结尾,给人一种神秘而隐蔽的感觉。这种幽静的环境似乎是一处隐藏于大自然之中的避世之地,诗人暗示了自己探索幽隐之处的愿望。

整首诗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观察与内心情感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给人以深沉而宁静的感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含蓄的表达,诗人创造了一幅世外桃源般的田园画卷,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自然的美妙和宁静的力量。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杨基

杨基(1326~1378)元末明初诗人。字孟载,号眉庵。原籍嘉州(今四川乐山),大父仕江左,遂家吴中(今浙江湖州),“吴中四杰”之一。元末,曾入张士诚幕府,为丞相府记室,后辞去。明初为荥阳知县,累官至山西按察使,后被谗夺官,罚服劳役。死于工所。  杨基诗风清俊纤巧,其中五言律诗《岳阳楼》境界开阔,时人称杨基为“五言射雕手”。少时曾著《论鉴》十万余言。又于杨维桢席上赋《铁笛》诗,当时维桢已成名流,对杨基倍加称赏:“吾意诗境荒矣,今当让子一头地。”杨基与高启、张羽、徐贲为诗友,时人称为“吴中四杰”。...

杨基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