颉皇观迹虫篆兴

出自宋代夏竦的《奉和御製笔歌》,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jié huáng guān jī chóng zhuàn xìng,诗句平仄:平平平平平仄仄。
製之精兮汉宫之双管,锋之妙兮赵国之修毫。
自承掌握济群用,觚与椠兮难施劳。
古今冈不达,淑慝将何逃。
深仰玉蟾均砚滴,讵惭金马制书刀。
颉皇观迹虫篆兴,纤端积润八体成。
寫图始告姬公瑞,错宝终传路扈名。
上圣惟聪炳帝文,宸章奎画冠生民。
洒翰翠珉垂睿式,珥彤丹地宠儒臣。
()
双管,修毫,掌握,施劳,古今,不达,砚滴

《奉和御製笔歌》是宋代夏竦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赞颂御制的笔为主题,表达了笔的精妙和其在政治、文化上的重要作用。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製之精兮汉宫之双管,
锋之妙兮赵国之修毫。
自承掌握济群用,
觚与椠兮难施劳。
古今冈不达,
淑慝将何逃。
深仰玉蟾均砚滴,
讵惭金马制书刀。
颉皇观迹虫篆兴,
纤端积润八体成。
寫图始告姬公瑞,
错宝终传路扈名。
上圣惟聪炳帝文,
宸章奎画冠生民。
洒翰翠珉垂睿式,
珥彤丹地宠儒臣。

这首诗词充满了对御制笔的赞美和敬仰之情。诗中描绘了这支笔的精湛工艺,将其比作汉宫的双管笛、赵国的细毫,展示了其锋利而精妙的特点。夏竦自豪地表示,他能熟练地运用这支笔,服务于众多领域,但对于制作这支笔的艰辛却不敢忽视。

诗词中提及了古今的文人墨客未能企及的高度,表达了对文化传承中的挑战与压力。玉蟾均砚是传说中的宝物,金马制书刀则象征着高超的书法技艺,夏竦以此自谦自己的才能。他将自己的创作与颉皇观、虫篆等古代文化符号相联系,强调了自己精湛的书写技巧和对传统文化的尊崇。

最后几句诗中,夏竦谈到了自己的作品,向姬公瑞表达了自己的敬意,并希望能够传承下去。他将这些作品比作珍宝,将自己的名字传扬开来。在最后两句中,夏竦赞美了皇帝的智慧和才华,认为皇帝的作品能够影响和引导民众。他希望自己的作品也能被赐予宠爱,成为受人尊崇的文人。

整首诗以对御制笔的歌颂为主题,通过对笔的精湛工艺和自身才能的赞美,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艺术传承的追求。夏竦以自己的作品向古代文化中的伟大人物致敬,并期待自己的作品能够在后世传扬,为社会作出贡献。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夏竦

夏竦(985—1051年),字子乔,江州德安县(今江西九江市德安县车桥镇)人。北宋时期大臣,世称夏文庄公、夏英公、夏郑公。著文集百卷、《策论》十三卷、《笺奏》三卷、《古文四声韵》五卷、《声韵图》一卷,其中:《文庄集》三十六卷等收入《四库全书》(节录自《永乐大典》)。...

夏竦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