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仰海尘扬

出自宋代陈造的《和陶渊明二十首》,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wǎn yǎng hǎi chén yáng,诗句平仄:仄仄仄平平。
细阅史氏书,宛若身所经。
梦录以命之,过影纪亏成。
一尧间十秦,寒暑倏变更。
我起千岁后,游心於大庭。
挽仰海尘扬,鼓舞天籁鸣。
纷纷阅过前,表立俱志情。
()
宛若,影纪,尧间,寒暑,变更,千岁,游心,挽仰,鼓舞

诗词:《和陶渊明二十首》
朝代:宋代
作者:陈造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和陶渊明二十首》是宋代诗人陈造所作,表达了对陶渊明及其作品的赞颂和借鉴。诗人表示自己细细地阅读了陶渊明的著作,仿佛亲身经历了其中的情景。他将这种阅读的体验比作梦中得到的启示,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诗人感叹人事如梦,时光易逝,历史的更迭如同影像的流转一般无常。他自称在尧舜时代就已经存在,经历了十个秦朝的更替。冷暖季节的变化也是短暂而不可捉摸的。在千年之后的今天,他心灵中的游子仍然在广阔的大庭之上漂泊。他挥舞着手臂,仰望蔚蓝的天空,激发起天籁般的音乐。他纷纷阅读前人的著作,但仍然保持自己独特的思想和意志。

这首诗通过对陶渊明的致敬,传达了诗人对文学的热爱和对历史的思考。诗人通过陶渊明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于真实和虚幻、时间和空间的感悟。他将自己的心灵置身于千年之后,以超越时空的视角审视人事沧桑和历史变迁。诗人通过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情感,展示了对文学和人生的热情和追求。同时,他也表达了对前人文学成就的敬仰和对自己独特创作力量的自信。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陶渊明的形象为线索,通过对历史、时间和文学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于文学创作和人生意义的追求。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独特而精妙,展现了诗人的才华和对诗词艺术的掌握。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陈造

陈造(1133年~1203年)字唐卿,高邮(今属江苏)人。生于宋高宗绍兴三年,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以词赋闻名艺苑,撰《芹宫讲古》,阐明经义,人称“淮南夫子”。范成大见其诗文谓“使遇欧、苏,盛名当不在少游下。”尤袤、罗点得其骚词、杂著,爱之手不释卷。郑兴裔荐其“问学闳深,艺文优赡”。调太平州繁昌尉,改平江府教授,寻知明州定海县,通判房州权知州事。房州秩满,为浙西路安抚司参议,改淮南西路安抚司参议。自以转辗州县幕僚,无补於世,置江湖乃宜,遂自号江湖长翁。宁宗嘉泰三年卒,年七十一。...

陈造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