偕儿同依赵卿日

出自宋代陈造的《次儿辈喜雨韵呈太守》,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xié ér tóng yī zhào qīng rì,诗句平仄:平平平平仄平仄。
老子箪食师颜渊,忧世不合居民先。
今年不雨春破夏,惴惕亦复针毡然。
嗟嗟五月河无水,温饱之望疑已已。
一雨滂浪弥夜旦,龙伯至仁端起死。
国史未用书旱雩,人神幽显修交孚。
老子一饱危不给,恩私仰戴君大夫。
君恩如天不遗物,超伯岂应甘蠖屈。
使君况是龙之友,偕儿同依赵卿日
()
老子,箪食,忧世,不合,居民,毡然,温饱

《次儿辈喜雨韵呈太守》是宋代陈造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通过描绘雨水的重要性以及对太守的赞颂,表达了作者对社会和国家的忧虑和期望。

诗词中的译文、诗意和赏析如下:

雨水滋润着大地,让人们感到欣喜。太守,我这一辈的人,向您呈上了这首歌颂雨水的诗词。

诗中提到了老子和箪食师颜渊,他们都是古代的伟大智者。他们对于世事的忧虑并不适合与普通人一起生活。今年春天和夏天都没有下雨,这让人们感到不安和惶恐。

五月已经到来,可是河流中没有水,我们担心温饱问题。但是突然一场大雨滂沱而至,像波浪一样掀起了整个夜晚,这雨水如同救命稻草,让人们感到无比的惊喜。

国家的历史记载中从未有过旱雩的记载,但是人们相信神明的存在,他们修行虔诚,相信神明会庇佑他们。老子虽然生活贫困,但是他仍然尽力为人民服务,他对君主的恩德表示感激。

君主的恩德就像天空一样广阔,没有任何遗漏。这位太守超越了伯岳,他不会屈服于小人。他是龙的朋友,与他的儿子一同效仿赵卿,共同为国家尽忠职守。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雨水的重要性和对太守的赞颂,表达了作者对社会和国家的忧虑和期望。雨水的到来使人们摆脱了干旱的困境,也象征着希望和新生。作者通过对太守的赞颂,表达了对君主仁政和国家繁荣的希冀,并借此抒发了自己对社会秩序和公正的渴望。整首诗词充满了对大自然的感慨和对伟大人物的敬仰,展示了作者的思想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陈造

陈造(1133年~1203年)字唐卿,高邮(今属江苏)人。生于宋高宗绍兴三年,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以词赋闻名艺苑,撰《芹宫讲古》,阐明经义,人称“淮南夫子”。范成大见其诗文谓“使遇欧、苏,盛名当不在少游下。”尤袤、罗点得其骚词、杂著,爱之手不释卷。郑兴裔荐其“问学闳深,艺文优赡”。调太平州繁昌尉,改平江府教授,寻知明州定海县,通判房州权知州事。房州秩满,为浙西路安抚司参议,改淮南西路安抚司参议。自以转辗州县幕僚,无补於世,置江湖乃宜,遂自号江湖长翁。宁宗嘉泰三年卒,年七十一。...

陈造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