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物抱恨甘终天

出自宋代陈造的《次韵杨宰花石网遗石》,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gǎn wù bào hèn gān zhōng tiān,诗句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
令君藻翰辈古先,脱口一可乐石刊。
盍令珥笔草大册,底用韵语谈槐安。
一诗为吊湖边石,深感崇亭全盛日。
玉烛叶和黄道明,天扶休运非人力。
丰碑端合颂虞周,远来近悦绝叹愁。
有君无臣古所恨,歼佞嬉笑乘胶舟。
鸩心饴口谀圣主,漕石移花闹南土。
玲珑苍石中路弃,不见奸憸欧刀死。
此心安得此石顽,感物抱恨甘终天
平日志原裹马革,杖扶鬻茹吾衰年。
()
可乐,石刊,韵语,深感,全盛,烛叶,人力

《次韵杨宰花石网遗石》是宋代陈造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令君藻翰辈古先,
脱口一可乐石刊。
盍令珥笔草大册,
底用韵语谈槐安。

诗中的"令君"指的是杨宰,他在文学方面的才华超越了古代的先贤。"脱口一可乐石刊"意味着杨宰能够流畅地以石刻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盍令珥笔草大册"表示作者希望自己能够像杨宰一样,用文笔纵横书写,以留下千古传世之作。"底用韵语谈槐安"表达了作者希望自己的诗文能够借用音韵之美,抒发对社会安定的期望。

一诗为吊湖边石,
深感崇亭全盛日。
玉烛叶和黄道明,
天扶休运非人力。

这段描述是对一块湖边石头的悼词。作者深深感叹着湖边崇亭的辉煌盛世,借用了玉烛叶和黄道明的比喻,表示湖边的景色如同明亮的灯火和耀眼的阳光。他认为这样的繁荣兴盛不仅仅依赖于人类的力量,还有天意的祝福和扶持。

丰碑端合颂虞周,
远来近悦绝叹愁。
有君无臣古所恨,
歼佞嬉笑乘胶舟。

这一段表达了作者对于古代贤臣的赞美和对当时政治现状的悲愤。他认为古代的贤臣虞舜和周公能够被正当地纪念和赞颂,而现在的政治境况让人无比沮丧。他感叹说,古代的贤臣常常面对无能的君主,而现在的政府却被那些趋炎附势的小人所掌控。

鸩心饴口谀圣主,
漕石移花闹南土。
玲珑苍石中路弃,
不见奸憸欧刀死。

这段描写了当时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的情景。作者抨击那些心怀恶意却口若悬河,谄媚奉承圣明君主的人。他还描述了那些以权谋私、篡夺公共资源的人的行径,将他们比作将宝贵的花朵移植到错误的土地上。他感叹着那些玲珑剔透的苍石被遗弃在中途,无法见到那些奸邪之人的悲惨结局。

此心安得此石顽,
感物抱恨甘终天。
平日志原裹马革,
杖扶鬻茹吾衰年。

这段描写了作者内心的坚定和对石头的眷恋。他认为他的心意与这块坚硬的石头一样坚定不移,感受着世间的万物,怀抱着对社会不公和不幸命运的愤懑之情,它将伴随作者度过余生。作者平日里志向高远,但如今他已经年老体衰,只能拄着拐杖,依靠卖唱度日。

整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时代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的不满和忧虑,以及对古代贤臣的赞美和向往。他将这些情感寄托于一块石头,并通过对石头的描写和比喻,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坚定和对美好社会的渴望。这首诗词承载着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同时也反映了宋代社会的政治现状和文化氛围。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陈造

陈造(1133年~1203年)字唐卿,高邮(今属江苏)人。生于宋高宗绍兴三年,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以词赋闻名艺苑,撰《芹宫讲古》,阐明经义,人称“淮南夫子”。范成大见其诗文谓“使遇欧、苏,盛名当不在少游下。”尤袤、罗点得其骚词、杂著,爱之手不释卷。郑兴裔荐其“问学闳深,艺文优赡”。调太平州繁昌尉,改平江府教授,寻知明州定海县,通判房州权知州事。房州秩满,为浙西路安抚司参议,改淮南西路安抚司参议。自以转辗州县幕僚,无补於世,置江湖乃宜,遂自号江湖长翁。宁宗嘉泰三年卒,年七十一。...

陈造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