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庭可但诤臣趋

出自宋代陈造的《送七子赴省》,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wáng tíng kě dàn zhēng chén qū,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旋转玑衡运化枢,嗣皇袭六待耆儒。
斗南誉望俱难匹,邺下才华旧不孤。
郡赋今推作者并,王庭可但诤臣趋
竹林昔隐休回首,四辅三公此首涂。
()
旋转,运化,耆儒,才华,作者,诤臣,竹林,回首,三公

《送七子赴省》是宋代陈造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旋转的玑衡运化枢和嗣皇袭六待耆儒,表达了对七位学子前往省城的送别之情。诗中提到斗南的声望和邺下的才华,表明这七位学子在学术和才华方面都非常杰出。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这些学子的赞赏和祝福。

诗词的中文译文和赏析如下:

旋转玑衡运化枢,
嗣皇袭六待耆儒。
斗南誉望俱难匹,
邺下才华旧不孤。

这四句表达了旋转的玑衡运化枢和嗣皇袭六待耆儒。玑衡是古代天文仪器,运化枢是指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这里借用天文术语来形容世事的变迁和交替。嗣皇袭六指后代皇帝继承前代皇帝的统治权力,耆儒则代表学者长者。通过这样的描绘,诗词表达了时光更迭、人事变革的主题。

郡赋今推作者并,
王庭可但诤臣趋。
竹林昔隐休回首,
四辅三公此首涂。

这四句表达了对七子才华的赞赏和祝福。郡赋指地方的文赋,今推作者并则表示当前地方文赋的佳作都出自这七位学子之手。王庭可但诤臣趋表明他们有能力成为忠诚敢言的辅佐之臣。竹林指的是隐士避世的地方,昔隐休回首表示这些学子曾经在隐居的环境中磨砺成才。四辅三公此首涂则指他们将成为四辅(宰相、执政等高官)和三公(太尉、司徒、司空)中的杰出人物。

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隐喻,表达了对七子学子的敬佩和祝福,同时也传递了对时光流转和人事更迭的思考。通过对古代天文术语的借用和对历史地位的赞美,诗词展示了作者对这些学子的认同和期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学者才华的重视和推崇。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陈造

陈造(1133年~1203年)字唐卿,高邮(今属江苏)人。生于宋高宗绍兴三年,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以词赋闻名艺苑,撰《芹宫讲古》,阐明经义,人称“淮南夫子”。范成大见其诗文谓“使遇欧、苏,盛名当不在少游下。”尤袤、罗点得其骚词、杂著,爱之手不释卷。郑兴裔荐其“问学闳深,艺文优赡”。调太平州繁昌尉,改平江府教授,寻知明州定海县,通判房州权知州事。房州秩满,为浙西路安抚司参议,改淮南西路安抚司参议。自以转辗州县幕僚,无补於世,置江湖乃宜,遂自号江湖长翁。宁宗嘉泰三年卒,年七十一。...

陈造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