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缬不供诗客眼

出自宋代陈造的《酬贾学录韵并送炭》,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zuì xié bù gōng shī kè yǎn,诗句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
何人戴目倚钱神,更问吾徒拂甑尘。
醉缬不供诗客眼,弊裘应广文贫。
坐看十日渑为雨,遥想千家桂作薪。
贷子曲身当得句,地炉分施腊前春。
()
戴目,醉缬,供诗客,广文贫,坐看,遥想,贷子,曲身

诗词:《酬贾学录韵并送炭》

中文译文:
有人抬头仰望着钱财之神,
又询问我这位贫穷的朋友如何拂去磨盆上的灰尘。
醉后的歌谣无法供给诗人的眼睛,
破旧的皮袍却必定广泛流传于文人之中。
坐看着十日的雨水将渑水淹没,
遥想着千家的桂花被当作柴薪烧煮。
贷款者弯下身子寻找恰当的词句,
地炉中炊煮的腊肉在寒冷的初春分发。

诗意:
这首诗是宋代陈造的作品,题目是《酬贾学录韵并送炭》。诗人以一种自嘲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贫穷和无力,同时也表现出他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思考。诗中描绘了一个贫穷的文人,他望着富贵之神,却不能得到财富与荣耀,只能默默忍受着贫困的生活。诗人描述了自己无法供给诗人的酒宴,却仍希望自己的诗歌能流传于世,尽管他身上的皮袍已经破旧不堪。诗中还描绘了雨水将渑水淹没的景象,让人对自然的力量感到敬畏。最后,诗人以地炉中的腊肉分发给人们来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希望。

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形象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社会的观察。诗人身处贫困之中,但他并没有抱怨或绝望,而是用幽默和自嘲的语调来表达自己的处境。他将自己与富贵之神进行对比,表现出对财富和荣耀的渴望,同时也透露出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和批判。诗中的景象交织着现实和遥远的想象,雨水淹没渑水、千家桂花作柴薪等描绘了自然和社会的变迁,给人以深思。最后,诗人通过地炉中的腊肉分发来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希望,展示了一种豁达乐观的生活态度。

这首诗通过对贫穷和社会现象的描绘,以及对自然和生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独特的情感体验。同时,诗人运用幽默和自嘲的手法,使诗歌更具亲和力和感染力,引发读者对社会不公和人生意义的思考。整首诗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思考传递给读者,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洞察和对理想的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陈造

陈造(1133年~1203年)字唐卿,高邮(今属江苏)人。生于宋高宗绍兴三年,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以词赋闻名艺苑,撰《芹宫讲古》,阐明经义,人称“淮南夫子”。范成大见其诗文谓“使遇欧、苏,盛名当不在少游下。”尤袤、罗点得其骚词、杂著,爱之手不释卷。郑兴裔荐其“问学闳深,艺文优赡”。调太平州繁昌尉,改平江府教授,寻知明州定海县,通判房州权知州事。房州秩满,为浙西路安抚司参议,改淮南西路安抚司参议。自以转辗州县幕僚,无补於世,置江湖乃宜,遂自号江湖长翁。宁宗嘉泰三年卒,年七十一。...

陈造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