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干潮未应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新春江次》,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pǔ gān cháo wèi yīng,诗句平仄:仄平平仄平。
浦干潮未应,堤湿冻初销。
粉片妆梅朵,金丝刷柳条。
鸭头新绿水,雁齿小红桥。
莫怪珂声碎,春来五马骄。
()
金丝,柳条,鸭头,绿水

《新春江次》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浦干潮未应,
堤湿冻初销。
粉片妆梅朵,
金丝刷柳条。
鸭头新绿水,
雁齿小红桥。
莫怪珂声碎,
春来五马骄。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来临时的景象和气氛。诗人通过描写江边的景色和一些细节,表达了春天的美好与喜悦。他观察到潮水未能涨满浦口,堤岸上的积雪开始融化,春天的气息逐渐弥漫。粉色的梅花瓣飘落,金色的柳条被刷了一遍。江水上漂浮着新鲜的绿色鸭头,小红桥上有如雁齿般的红色。最后,诗人告诉我们不要惊讶于春天的声音和气息,因为春天一到,五马都会自豪地昂首挺胸。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对细节的关注,塑造了一个生动的春天画面。诗中的景物和色彩给人以愉悦的感觉,传递出春天的喜庆和生机。诗人运用了形象生动的比喻,如将梅花比作粉片妆,柳条比作金丝刷,增强了描写的艺术感。诗人以朴实的语言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和赞美,使读者能够感受到春天的美好与活力。

整首诗词以自然景物为主线,展现了春天的变迁和生机勃勃的景象。诗人运用了独特的描写手法和细腻的语言,将春天的美景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通过这首诗,读者可以感受到春天的细腻和生命的蓬勃,同时也能够体会到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