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羞齿颊

出自宋代陈师道的《寄答颜长道》,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bù néng xiū chǐ jiá,诗句平仄:仄平平仄平。
贫病忧居士,雕虫累壮夫。
不能羞齿颊,幸免葬江湖。
疲马甘垂首,游鹰不应呼。
为谁归未得,山水故乡居。
()
贫病,居士,不能,齿颊,幸免,江湖,不应,未得,山水,故乡

《寄答颜长道》是宋代陈师道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贫病忧愁的心境,以及对自己困境的思考和对故乡山水的眷恋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贫病忧居士,
雕虫累壮夫。
不能羞齿颊,
幸免葬江湖。
疲马甘垂首,
游鹰不应呼。
为谁归未得,
山水故乡居。

诗词的诗意是描述一个贫穷、患病并为生活所困的士人。作者将自己比喻为一只雕虫,而社会上那些勤劳而富有的人则是壮士。作者感到羞愧,但他庆幸自己没有因为困境而失去自尊和自立的能力,没有被埋葬在江湖之中。他的马虽然疲惫,但它仍然甘愿低下头,而游猎的鹰却不屑于呼唤。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归乡的渴望和对故乡山水的眷恋之情,但他迟迟没有实现归乡的愿望,仍然居住在陌生的他乡。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身困境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忧愁和对生活的痛苦的思考。作者以雕虫和壮夫的比喻,凸显了自己在社会中的微不足道和无力感,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社会不公和贫困的不满。然而,作者并没有沉溺于自己的困境中,而是保持了对自尊和尊严的坚守。他对马儿的描述显示了他对忍耐和坚韧精神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在逆境中的坚持。最后,对故乡山水的思念和对归乡的渴望展现了作者对家乡情感的依恋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整体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象的语言,展示了作者内心的困境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传达了对坚持和自尊的赞美。它通过对个人经历的抒发,折射出社会现象和人性的冷峻,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和情感内涵。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陈师道

陈师道(1053~1102)北宋官员、诗人。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太学博士、颖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陈师道为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亦能词,其词风格与诗相近,以拗峭惊警见长。但其诗、词存在着内容狭窄、词意艰涩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词有《后山词》。...

陈师道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