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说苍头与白头

出自宋代陈师道的《送仁山主兼寄西堂园澄禅师》,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wèi shuō cāng tóu yǔ bái tóu,诗句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
未仕宁论马少游,虚名非复韩潮州。
祖师若问西来信,为说苍头与白头
()
虚名,祖师,若问,来信,苍头,白头

《送仁山主兼寄西堂园澄禅师》是宋代陈师道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对禅师的送别和寄语,以及思考虚名和人生的深刻意义。

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如下:

译文:
离别仁山主,兼寄西堂园。
澄禅师,未仕宁论马少游。
虚名非复韩潮州,祖师若问西来信,
为说苍头与白头。

诗意:
这首诗词是陈师道送别仁山主和寄语西堂园的禅师澄禅师的作品。诗人表达了对禅师的离别之情,同时思考虚名和人生的真正意义。

赏析:
这首诗词以离别为主题,通过送别诗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仁山主的告别之情。离别之际,诗人将自己的心意和对禅师的思念寄托于这首诗中。

诗的开头,诗人表达了对离别的惋惜之情,将离别的对象命名为仁山主,显示出对禅师的尊敬和敬意。接着,诗人提到了西堂园,这是禅师的所在地,表达了诗人对禅师离去后的思念之情。

接下来,诗人提到澄禅师未能在世俗中有所成就,与马少游相提并论。这里使用了“未仕宁论”一词,表达了禅师并不追求世俗的功名利禄,而是专注于修行禅宗。

随后,诗人提到虚名和韩潮州。虚名指的是世俗的声誉和虚荣,而韩潮州可能是指当时的一位有名的文人。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虚名的淡然态度,认为虚名并不重要。

最后两句是诗人寄语禅师的部分,诗人表示如果禅师问起西方的消息,他将会述说关于苍头和白头的事情。苍头与白头可能是禅宗中的一些概念和故事,具体含义需要结合禅宗的修行理念来理解。这里表达了诗人对禅师修行道路的关注和思考。

总体来说,这首诗词通过送别禅师和寄语的方式,表达了对禅师的敬意和思念之情,同时思考了虚名和人生的真正意义。诗人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融入其中,让读者产生共鸣和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陈师道

陈师道(1053~1102)北宋官员、诗人。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太学博士、颖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陈师道为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亦能词,其词风格与诗相近,以拗峭惊警见长。但其诗、词存在着内容狭窄、词意艰涩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词有《后山词》。...

陈师道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