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云末路难

出自宋代李廌的《秋日杂兴》,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gǔ yún mò lù nán,诗句平仄:仄平仄仄平。
昔喜马少游,我马仍款段。
古云末路难,百里九十半。
与尔皆调饥,欲速辄愈缓。
长鸣徒劳尔,终愧籋云汗。
()
款段,末路,百里,调饥,速辄,长鸣

《秋日杂兴》是宋代李廌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秋天的日子,我曾经喜欢骑着马四处游玩,而现在我的马儿却变得懒散。古人说,行将到达终点的时候往往困难重重,百里行程到了九十里就变得犹如半途而废。我和你们都感到饥饿,但越是急于前进,进展却越加缓慢。我长时间的呼唤只是白费力气,最终只能愧对汗马功劳。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了一种无奈和沮丧的情绪。诗中的"马"可以被理解为诗人自己,他曾经充满激情地追逐梦想,但如今却感到疲惫和困顿。诗人用"百里九十半"形容遇到困难时进展的缓慢,传达了生活中面对挑战时的无奈和焦虑。最后两句"长鸣徒劳尔,终愧籋云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失望和自责,他意识到自己的努力似乎是徒劳无益的。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展示了人们在面对困境时常常感到的无奈和挫折,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忧伤和矛盾心理。通过描写个人经历,诗人抒发了对生活中种种困境和冲突的思考和感慨。这种抒发情感的方式使得这首诗具有普遍的共鸣力,让读者能够在其中找到共鸣和安慰。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李廌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李廌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