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名同向镜中看

出自宋代李新的《次韵子温检覆书事》,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gōng míng tóng xiàng jìng zhōng kàn,诗句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
博山灰冷一星寒,散乱文书少读残。
夕饮清冰消热易,梦为胡蝶过家难。
潘郎桃树参差见,沈老腰围隐约宽。
雅量故应容嬾拙,功名同向镜中看
()
文书,潘郎,桃树,腰围,雅量,功名,向镜

诗词:《次韵子温检覆书事》

博山灰冷一星寒,
散乱文书少读残。
夕饮清冰消热易,
梦为胡蝶过家难。
潘郎桃树参差见,
沈老腰围隐约宽。
雅量故应容嬾拙,
功名同向镜中看。

中文译文:
博山的灰色寒冷一片,星星冰寒;
散乱的文书只剩下残篇。
晚上喝清冰,消解炎热容易,
但梦境却像胡蝶一样难以停留家中。
潘郎(指潘岳)看见桃树参差错落,
沈老(指沈括)的腰围隐约宽阔。
大度应该包容懒散和拙笨,
功名和名利一样是在镜中观看。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李新创作的一首七绝诗,通过描绘一系列景象和人物,传达了作者对人生和功名的思考和观察。

首先,诗中描绘了一幅冷寂的景象,以博山的灰色和星星的寒冷来表达孤寂和冷清之感。这种寒冷的氛围暗示了作者内心的冷漠和淡然,可能是对功名利禄的追求产生了一定的疑惑和疲惫。

接着,诗中提到了散乱的文书和少读残篇,暗示了作者对于琐碎的文书和学术的厌倦。这种态度可能反映了作者对于传统学术体系的质疑,同时也表达了对于个人追求和思考的重要性。

在诗的后半部分,通过描写夕阳下的清冰和胡蝶的梦境,展现了作者对于清凉和自由的渴望。清冰消热易,可以理解为作者希望通过追求清凉和宁静来摆脱功名的热烈追求。胡蝶过家难,表达了梦境的虚幻和难以捕捉的特性,可能意味着作者对于人生追求和现实的矛盾和困惑。

在最后两句中,潘郎和沈老被提及,他们分别代表了不同的人物形象。潘郎象征了文人的风雅和对自由的追求,而沈老则象征了功成名就的权贵和功利的一面。通过将两者放在一起,作者呼应了前文对于功名和自由的思考,暗示了个人追求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关系。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功名和自由的独立思考和观察,呈现出一种对于传统观念的批判和对于内心追求的呼唤。它以简洁的语言和意象,展示了作者对于人生和社会的反思,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抒情性。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李新

宋仙井人,字元应。哲宗元祐五年进士。刘泾尝荐于苏轼。累官承议郎、南郑丞。元符末上书夺官,谪遂州。徽宗大观三年赦还。有《跨鳌集》。...

李新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