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闲不用更偷闲

出自宋代郑刚中的《寒食杂兴二篇》,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shēn xián bù yòng gèng tōu xián,诗句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小小围亭书掩关,身闲不用更偷闲
柳绵尽日高低处,春色於人去住间。
已醉更应将酒解,负花须索把诗还。
我今已是霜颠秃,不比休文只鬓斑。
()
掩关,偷闲,高低处,春色

《寒食杂兴二篇》是宋代诗人郑刚中的作品。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小围亭中的景象,表达了诗人闲暇时光的愉悦和对春光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于时光流逝和自身老去的思考。

诗词中提到的"小小围亭"是诗人的隐居之所,他在这里书写着自己的心境。"书掩关"意味着他将自己封闭在这个亭子里,远离喧嚣,专注于内心的宁静。"身闲不用更偷闲"表达了诗人对于闲暇时光的珍惜,他已经有足够的自由时间,不再需要偷偷寻找更多的休憩。

"柳绵尽日高低处,春色於人去住间"这两句诗意蕴含丰富。"柳绵"形容了柳树柔软细长的枝条,象征春天的生机和活力。然而,春色无常,时刻在人们之间来去,无法停留。这里既暗示了春光的短暂,也折射出人生的无常与变化。

"已醉更应将酒解,负花须索把诗还"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享受人生的态度。诗人已经喝醉了,他不再需要酒来麻痹自己,而是应该解脱自身束缚。"负花"表示承载着花朵,意味着要将美好的事物带走。"索把诗还"表示要索取诗歌的灵感,将自己的感悟化为文字。

最后两句"我今已是霜颠秃,不比休文只鬓斑"表达了诗人对自身老去的感慨。"霜颠秃"形象地描绘了头发已经被霜染白的形象,寓意着岁月的无情和生命的有限。与之相比,诗人提到"休文",暗指有些人在文学上取得了成就,但外表上的岁月痕迹也变得明显。作者在这里自嘲地表达了自己对于年华消逝和容颜渐老的无奈,以及对于纯粹文学追求的坚守。

整首诗词以写景抒怀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闲适时光、春光和人生变化的感悟。通过对自身和世界的观察,诗人思考着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不可逆转,在稍纵即逝的春光中,他用文字留下了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和人生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郑刚中

郑刚中(1088年—1154年),字亨仲,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人。南宋抗金名臣。生于宋哲宗元祐三年,卒于高宗绍兴二十四年,年六十七岁。登绍兴进士甲科。累官四川宣抚副使,治蜀颇有方略,威震境内。初刚中尝为秦桧所荐;后桧怒其在蜀专擅,罢责桂阳军居住。再责濠州团练副使,复州安置;再徙封州卒。桧死,追谥忠愍。刚中著有北山集(一名腹笑编)三十卷,《四库总目》又有周易窥余、经史专音等,并传于世。...

郑刚中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