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蚕食此春叶声

出自宋代郑刚中的《夜闻雨声赋古风时赵使君祈雨之翌日也》,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wàn cán shí cǐ chūn yè shēng,诗句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
山斋道人梦魂清,梦中细响忽可听。
三峡流泉出幽隐,万蚕食此春叶声
又疑相如夜病渴,蟹眼乱沸石鼎鸣。
呼童起视果安在,云是四檐甘雨倾。
于时火流祗三日,田兆正作龟纵横。
昨朝太守拜坛下,五龙奉命云雷惊。
小儿放散蜥蜴去,神鼓罢击巫舞停。
田翁翻沟出胜水,妇子田边笑相迎。
商量今岁我酿酒,是间指日当云平。
出斋一饱想无虑,摩腹卧看秋风生。
()

夜闻雨声赋古风时赵使君祈雨之翌日也

山斋道人梦魂清,
梦中细响忽可听。
三峡流泉出幽隐,
万蚕食此春叶声。

诗词的中文译文:
山中的道士清醒的梦魂,
梦中的细微声音突然可闻。
三峡的流泉从幽深隐秘处涌出,
万蚕吃食这春天的叶声。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山中道士的梦境,他在梦中听到了细微的声音。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观,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而神秘的山野场景。三峡的流泉从深处涌出,流淌的声音仿佛响彻在梦境中。万蚕吃食春天的叶子所发出的声音,也成为了这幅清幽画面的一部分。

这首诗以细腻而形象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感知和对寂静时刻的体验。通过描绘细微的声音,诗人使读者感受到了大自然中微妙而宏大的存在。山斋的道士在梦中的清醒状态,使得他能够聆听到平日里常常被忽略的细微之音,这种体验令人心旷神怡。

此诗的意境深远,通过山中道士的梦境,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界的敏感和对宁静时刻的珍视。它提醒人们在喧嚣和繁忙中,停下脚步,倾听大自然的声音,感受自然的美丽和宁静。同时,诗中所描绘的细腻的自然景观,也让读者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生机和神秘之处。

这首诗以简练、凝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独特的感受,展现了宋代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的追求。通过细腻的描写,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自然的敏感和对心灵深处的触动,从而引发读者对自然的反思和对内心世界的体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郑刚中

郑刚中(1088年—1154年),字亨仲,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人。南宋抗金名臣。生于宋哲宗元祐三年,卒于高宗绍兴二十四年,年六十七岁。登绍兴进士甲科。累官四川宣抚副使,治蜀颇有方略,威震境内。初刚中尝为秦桧所荐;后桧怒其在蜀专擅,罢责桂阳军居住。再责濠州团练副使,复州安置;再徙封州卒。桧死,追谥忠愍。刚中著有北山集(一名腹笑编)三十卷,《四库总目》又有周易窥余、经史专音等,并传于世。...

郑刚中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