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计苦不早

出自宋代王灼的《读王尼传》,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zuò jì kǔ bù zǎo,诗句平仄:仄仄仄仄仄。
处世常多忧,政坐口复牵。
谁能百无营,饮露如寒蝉。
原野足饿殍,山泽漫臞仙。
作计苦不早,身穷乃怨天。
刘石扰河洛,孝孙方南迁。
庇无一区宅,耕无一亩田。
牛车不自救,枯骸枕道边。
君看董与葛,见几预着鞭。
智虑故不同,祸福仍相悬。
关辅已荆棘,江淮复戎旃。
吾生亦可料,速办买山钱。
()

《读王尼传》是宋代王灼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痛苦和不满,以及对人生命运的思考和感慨。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读王尼传

处世常多忧,政坐口复牵。
谁能百无营,饮露如寒蝉。
原野足饿殍,山泽漫臞仙。
作计苦不早,身穷乃怨天。
刘石扰河洛,孝孙方南迁。
庇无一区宅,耕无一亩田。
牛车不自救,枯骸枕道边。
君看董与葛,见几预着鞭。
智虑故不同,祸福仍相悬。
关辅已荆棘,江淮复戎旃。
吾生亦可料,速办买山钱。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王灼对自己处境的忧虑和不满,以及对社会和人生现实的思考。

诗的开头,作者直言自己在世俗中常常感到忧虑,政治权力使他束缚不已。

接着,他表达了对那些能够摆脱世俗欲望束缚的人的羡慕。他将他们比作饮露的寒蝉,意味着他们可以不需要太多物质享受而过上简朴的生活。

然后,作者以枯骸枕道边的景象,描绘了贫穷和困苦的原野。他感叹山泽中仙人的存在,暗示他们可以远离尘世的烦恼。

接下来,诗中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命运的怨天尤人。他认为自己的辛苦努力并没有得到回报,贫穷成为了他的怨恨之源。

诗的后半部分,作者通过提到历史人物刘石、董与葛,暗示了人们的命运往往受到社会环境的制约。不同的智慧和计谋可能会带来不同的命运,但是无论是幸福还是不幸福,都是不稳定的。

最后,作者以关辅、江淮和戎旃等词语,表达了对社会动荡和战乱的担忧。他认为自己的一生也无法逃脱这样的命运,因此建议自己尽快办理买山的手续,寄希望于远离尘嚣。

总体来说,这首诗词展现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痛苦和不满,以及对人生命运的思考。通过描绘贫穷和困苦的景象,以及对不同命运的观察,诗词表达了一种对现实的无奈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王灼

王灼,字晦叔,号颐堂,四川遂宁人。生卒年不详,据考证可能生于北宋神宗元丰四年(1081年),卒于南宋高宗绍兴三十年(1160年)前后,享年约八十岁。据有关史料记载,其著作现存《颐堂先生文集》和《碧鸡漫志》各五卷,《颐堂词》和《糖霜谱》各一卷,另有佚文十二篇。其成就巨大,被后人誉为宋代著名的科学家、文学家、音乐家。王灼的著述涉及诸多领域,在我国文学、音乐、戏曲和科技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王灼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