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上千岩入晓光

出自宋代冯时行的《送同年朱元直监税》,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chí shàng qiān yán rù xiǎo guāng,诗句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池上千岩入晓光,无花草木自吹香。
眼随天霁山山见,心与秋清事事凉。
长啸响惊龙壑静,微吟思入雁云长。
未须摇落增悲慨,新报王师复洛阳。
()
花草,自吹,事事,云长,摇落,悲慨,新报

诗词《送同年朱元直监税》是宋代冯时行所作。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池上千岩入晓光,
无花草木自吹香。
眼随天霁山山见,
心与秋清事事凉。
长啸响惊龙壑静,
微吟思入雁云长。
未须摇落增悲慨,
新报王师复洛阳。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送朋友朱元直同年监税的情景。诗人借助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他在清晨的池塘上看到了千岩万壑透过晨曦的光线,而无花无草的景象却自然散发着芬芳。他的目光随着天空的明净而触及到远山,而心灵也随着秋天的清爽而感受到一切事物的凉意。在这样的环境中,他发出长啸,震动了龙壑的宁静,微吟之声则融入了雁云的长空。诗人并不认为自己需要因为这种变化而增加悲慨之情,因为他相信这是新的报告,他的朋友朱元直将会重返洛阳。

赏析:
这首诗运用了自然景物的描绘,通过对景物的细腻观察和感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思绪。诗人通过描绘晨曦中的池塘、山岭、秋风等自然景物,以及无花草木散发的芬芳,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丰富。同时,他通过诗中的长啸和微吟,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激荡和思考,使诗歌具有了动态的气息。

这首诗的整体氛围清新而凉爽,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诗人将内心的感受与外在的自然景观相融合,传递了一种深邃而宁静的情感。诗人在最后两句中表达了对朋友的祝福和期待,以及对未来的乐观态度。

这首诗以简洁而优美的语言展示了自然与人情之间的和谐共生,同时也表达了对友情和希望的思考与赞美。它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使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一种宁静和思考的氛围,同时也引发了对生活和人际关系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冯时行

冯时行(1100—1163)宋代状元。字当可,号缙云,祖籍浙江诸暨(诸暨紫岩乡祝家坞人),出生地见下籍贯考略。宋徽宗宣和六年恩科状元,历官奉节尉、江原县丞、左朝奉议郎等,后因力主抗金被贬,于重庆结庐授课,坐废十七年后方重新起用,官至成都府路提刑,逝世于四川雅安。著有《缙云文集》43卷,《易伦》2卷。...

冯时行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