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余虚庑静前墀

出自宋代冯时行的《寒食夜坐》,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yǔ yú xū wǔ jìng qián chí,诗句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雨余虚庑静前墀,坐到空江月上时。
马嚼青刍喧夜寂,人围绿幕梦归期。
一年已是逢寒食,千里谁能慰客思。
留宿春城愁落寞,杏花明日更离披。
()
归期,寒食,客思,留宿,春城,杏花,离披

《寒食夜坐》是宋代诗人冯时行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寒食夜晚独自坐在静谧的庭院中,感受着雨后的清幽,凝视着空中的明月。诗人通过描写马嚼着青草的声音和人们围绕绿色帷幕的场景,以及留宿春城的愁苦和孤寂,表达了自己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词运用了简练而清新的语言,展示了冯时行细腻的观察力和感悟力。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寒食夜晚坐在虚庑中,
雨后静谧,前院安宁。
坐到月上空江边,
马嚼青草,静谧夜寂。
人们围绕绿色帷幕,
梦归的心盼望回期。
已到一年逢寒食,
千里之外,谁能慰客思?
留宿春城愁苦落寞,
明日杏花更离披。

诗词以冯时行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安静的夜晚景象。通过雨后的清净和空中的明月,诗人传达了深远的思索与孤独之情。诗中的马嚼青草声和人们围绕着绿色帷幕的梦归期待,增添了一丝生活的烟火气息。

冯时行通过诗中的寒食夜晚,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诗人情绪低沉,留宿在春城之中,心中充满了愁苦和孤寂。他对远方亲人的牵挂和期待,是诗中最为动人的情感。

整首诗词以简洁而自然的语言描写了静谧的夜晚,展示了冯时行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对人情世故的感悟。通过寒食夜坐的场景描绘,诗人抒发了深沉的思念情感,使读者感受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苦闷。这首诗词给人以静谧、凄凉的美感,与冯时行其他作品一样,体现了宋代文人的独特情怀和审美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冯时行

冯时行(1100—1163)宋代状元。字当可,号缙云,祖籍浙江诸暨(诸暨紫岩乡祝家坞人),出生地见下籍贯考略。宋徽宗宣和六年恩科状元,历官奉节尉、江原县丞、左朝奉议郎等,后因力主抗金被贬,于重庆结庐授课,坐废十七年后方重新起用,官至成都府路提刑,逝世于四川雅安。著有《缙云文集》43卷,《易伦》2卷。...

冯时行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