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原积骨谁能收

出自宋代冯时行的《关山月》,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sāi yuán jī gǔ shuí néng shōu,诗句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
胡笳吹断朔风起,霜结层冰断辽水。
杀气横空月上迟,草色萧瑟边风悲。
万里征夫齐怅望,操兵初入沙场广。
将军樊哙勇敢儿,肉食万里班超相。
天兵乘障驱貔貅,宝剑欲断单于头。
轻生百战百胜罢,塞原积骨谁能收
至今唯有关山月,乐府声中愁不绝。
()
朔风,杀气,草色,沙场,将军,勇敢儿,肉食

《关山月》是宋代冯时行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胡笳吹断朔风起,
霜结层冰断辽水。
杀气横空月上迟,
草色萧瑟边风悲。
万里征夫齐怅望,
操兵初入沙场广。
将军樊哙勇敢儿,
肉食万里班超相。
天兵乘障驱貔貅,
宝剑欲断单于头。
轻生百战百胜罢,
塞原积骨谁能收。
至今唯有关山月,
乐府声中愁不绝。

诗意:
《关山月》描绘了边塞战争的场景和边疆将士的英勇壮志。诗中通过描写胡笳声断、霜结冰断、杀气横空等景象,表达了战争带来的残酷和边塞的荒凉。将士们面对战争,怅望万里征戍,初次踏入沙场,他们勇敢坚毅,与班超等将领肩并肩,肉食者万里而超群。天兵乘障,驱使着凶猛的貔貅,挥舞宝剑欲斩单于的首级。然而,即便他们轻视生死,百战百胜,但他们的骨骸却深埋在塞原之下,没有人能够收拾。如今,唯有关山上的明月还在,乐府中的歌声中流露出无尽的忧伤。

赏析:
《关山月》以边塞战争为背景,通过丰富的意象描写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边塞的凄凉。诗中运用了大量的对仗和修辞手法,使得诗句铿锵有力,意境深远。胡笳声断、霜结冰断等描写手法生动地表现了战争的残酷和边塞的荒凉,使读者感受到边塞将士们的艰辛和忧伤。诗中将军樊哙的勇敢形象和班超的英雄形象,凸显了边塞将士的英勇和牺牲精神。最后的关山月成为了整首诗的焦点,它代表了边塞将士们的思乡之情和无尽的忧伤。整首诗以边塞战争为背景,以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边塞将士的英勇和忧伤,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冯时行

冯时行(1100—1163)宋代状元。字当可,号缙云,祖籍浙江诸暨(诸暨紫岩乡祝家坞人),出生地见下籍贯考略。宋徽宗宣和六年恩科状元,历官奉节尉、江原县丞、左朝奉议郎等,后因力主抗金被贬,于重庆结庐授课,坐废十七年后方重新起用,官至成都府路提刑,逝世于四川雅安。著有《缙云文集》43卷,《易伦》2卷。...

冯时行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