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藓空在衣

出自宋代曹勋的《山居杂诗九十首》,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lèi xiǎn kōng zài yī,诗句平仄:仄仄平仄平。
北归了无日,先垄扫何时。
愁与燕鸿远,心同楚客悲。
寒蝉咽败柳,幽鹭来清池。
谁与话旧事,泪藓空在衣
()
垄扫,寒蝉,败柳,幽鹭

《山居杂诗九十首》是宋代诗人曹勋的作品,描绘了一个山居生活中的景象。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北归了无日,先垄扫何时。
译文:已经多少日子没有北归了,田地的垄坎何时才能整理。

诗意:诗人在山居中思念北方的家乡,渴望早日回去,但却无法确定具体的归期。也表达了农事的辛劳和耕作的责任感。

赏析: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北归的渴望和对农事的关注。在山居的生活中,诗人思念家乡,期盼早日回去,却又被现实的农事所困扰,不得不先行处理田地的垄坎。这种矛盾的情感和责任感使得诗人的心情愈发复杂。

愁与燕鸿远,心同楚客悲。
译文:忧愁与燕雁飞得很远,内心与楚地的游子同样悲伤。

诗意:诗人感到自己的忧愁和孤独像南飞的燕雁一样遥远,内心的悲伤与远离家乡的楚地游子同样深沉。

赏析: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山居中的孤独和忧愁。燕雁是候鸟,南飞时常让人感到无助和孤独,诗人将自己的忧愁与这种孤独感联系起来,表达了自己的内心痛苦。同时,将自己的心情与楚地游子的悲伤相对应,强调了诗人的孤独和离乡之苦。

寒蝉咽败柳,幽鹭来清池。
译文:寒蝉声渐渐消逝在凋落的柳树中,幽静的鹭鸟飞来清澈的池塘。

诗意: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对时光流转的思考,寒蝉的噪音逐渐消失,象征着秋天的来临,而幽静的鹭鸟飞来清澈的池塘则给人一种宁静和安详的感觉。

赏析: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时光的流转和季节的变迁。寒蝉鸣叫声渐渐消失,意味着秋天的到来,柳树也开始凋零。而幽静的鹭鸟飞来清澈的池塘,给人一种宁静、安详的感觉,与前面表达的忧愁和离乡之苦形成鲜明的对比。

谁与话旧事,泪藓空在衣。
译文:无人可以倾诉旧时光,泪水干涸在衣衫上。

诗意:诗人感叹无人可以与自己分享过去的经历和回忆,内心的悲伤只能倾诉给自己,泪水已经干涸在衣衫上。

赏析: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山居中的孤独和无人倾诉的心情。诗人希望能够找到一个可以与自己分享旧时光的人,但却无法找到,只能将悲伤和回忆留给自己。泪水干涸在衣衫上,暗示诗人的悲伤已经久久不能释放,留下了心灵的创伤。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山居杂诗九十首》通过描绘山居生活中的景象和自然景物,抒发了诗人对归乡的思念、对孤独和忧愁的感受,以及对时光流转和无人倾诉的思考。通过具象的描写和情感的表达,诗人展现了自己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人生的思索。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曹勋

曹勋(1098—1174)字公显,一字世绩,号松隐,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曹勋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