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寄论心尺素书

出自宋代曹勋的《和王应夫见贻六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měi jì lùn xīn chǐ sù shū,诗句平仄:仄仄仄平仄仄平。
联事当年在海隅,再遵南尾笑言摅。
尚怀拥鼻胡床语,每寄论心尺素书
松籁舞风鹰隼后,蒲团附火雪霜初。
应怜别久愈无味,茅塞如今拟荷锄。
()
联事,海隅,怀拥,论心,尺素,蒲团,附火,雪霜,应怜,无味,茅塞,荷锄

诗词:《和王应夫见贻六首》

诗意:这首诗是曹勋致王应夫的六首联诗,诗人回忆起当年与王应夫在海边相遇的情景,再次遵循南尾(指王应夫的字)的快乐言辞。诗人仍然怀念着他们共同拥有的鼻烟壶和胡床之间的亲密对话,每次寄送彼此的书信都是真诚的交流。松林中的鸟鸣声像是在翩翩起舞,鹰隼在风中翱翔,蒲团附着炽热的火焰,雪霜初降。诗人感慨别离已久,再见时却无味可言,如今他仿佛心灵已经觉醒,准备拿起锄头,开始新的生活。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王应夫的友谊和彼此的交流。诗人通过回忆,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相聚时光的无味感叹。诗中的描写多以自然景物为载体,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思考。松林的舞动和鹰隼的飞翔,传递出自由和豁达的意象,与诗人内心的愿望相呼应。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在茅塞未开的状态下,决心开始新的生活,投身于实际的劳作中。整首诗以平淡的语言表达了友谊的真挚和对生活的思考,展现了宋代诗人的典型风格。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曹勋

曹勋(1098—1174)字公显,一字世绩,号松隐,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曹勋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