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得受用

出自宋代曹勋的《谢彭大夫惠寒山诗三首》,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jiǔ jiǔ dé shòu yòng,诗句平仄:仄仄平仄仄。
老彭临安来,惠我以寒山。
尽是化导意,更无一句閒。
顿驱迷悮心,尽置针石间。
久久得受用,谁畏凋朱颜。
()

诗词:《谢彭大夫惠寒山诗三首》

译文:
老彭临安来,慈悲地滋养了我寒山。
每一句都蕴含着深刻的启示,没有一句是随意的。
顿时驱散了我的疑惑和困惑,将我置于针石之间。
长久以来一直受益匪浅,谁会害怕衰老和凋谢的容颜。

诗意:
这首诗是宋代曹勋创作的《谢彭大夫惠寒山诗三首》。诗人以谢彭大夫的名义表达对彭大夫的赞美和感激之情。彭大夫以慈悲之心滋养着诗人的寒山,寒山是指诗人自己,也可以理解为内心的寒山。彭大夫所传授的每句话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和启示,没有一句是随意的。这些话语驱散了诗人内心的疑惑和困惑,将他置于针石之间,即让他面对现实的考验和磨砺。这种教诲和启示长久以来给予诗人极大的受益,使他不畏衰老和容颜凋谢。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彭大夫的感激之情和对所受教诲的赞美。诗人通过寓言的方式,将自己比作寒山,表达了内心的孤寂和渴望得到滋养的愿望。彭大夫所传授的每句话都被诗人视为宝贵的财富,它们不仅能够解答诗人的疑惑,还能为他指引人生的方向。诗人将自己的内心置于针石之间,意味着他愿意接受挑战和考验,通过磨砺来提升自己的修养和境界。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衰老和容颜凋谢的豁达态度,他认为真正重要的是内心的成长和智慧的积累,而不是外表的变化。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深沉的思考和对人生真谛的探索,给人以启迪和反思。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曹勋

曹勋(1098—1174)字公显,一字世绩,号松隐,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曹勋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