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影横斜上醉巾

出自宋代曹勋的《初见梅有作》,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qiě yǐng héng xié shàng zuì jīn,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至后微和入烧痕,烟稍寄我岭头新。
尚无红糁离离意,已觉清姿苒苒春。
未暇似为乌有赋,绝胜遂咏坠楼人。
夜寒翠袖临明月,且影横斜上醉巾
()
烧痕,岭头,尚无,暇似,坠楼

《初见梅有作》是宋代文人曹勋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初次见到梅花的情景,表达了对梅花清雅婉约之美的赞美。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至后微和入烧痕,
烟稍寄我岭头新。
尚无红糁离离意,
已觉清姿苒苒春。
未暇似为乌有赋,
绝胜遂咏坠楼人。
夜寒翠袖临明月,
且影横斜上醉巾。

诗词的诗意是,作者在一个微和的日子里来到烧痕之地,看到了初开的梅花。梅花的花瓣上沾有一些烟灰,似乎是山上的烟雾所带来的。梅花虽然还没有盛开得红红火火,但已经显露出清雅的姿态,给人以春天的感觉。作者觉得梅花美丽得无法形容,超越了常人的赞美之词。在寒冷的夜晚,月亮照耀下,梅花的翠绿袖子在风中轻拂,宛如醉人的巾帽。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梅花的初见之美,展现了作者对梅花的赞叹之情。梅花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代表花卉,被赋予了高洁、坚韧、傲雪的象征意义。诗人以细腻的笔触,表现了梅花的婉约之美,以及梅花在寒冷季节中的清雅姿态。整首诗词以朴素的语言表达出对梅花的深深喜爱和敬意,让读者感受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

通过这首诗词,读者可以感受到梅花的婉约之美和作者对梅花的赞美之情。同时,诗词中所描绘的情景和意象也为读者勾勒出了一个寒冷冬日中的宁静而美好的画面,带给人一种清新、悠然的感受。这种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和深情描写是中国古典诗词的独特之处,也是其魅力所在。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曹勋

曹勋(1098—1174)字公显,一字世绩,号松隐,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曹勋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