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门功业海同深

出自宋代胡寅的《和汝霖三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shèng mén gōng yè hǎi tóng shēn,诗句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圣门功业海同深,大禹犹曾惜寸阴。
知有诗书消永日,不将狐貉愧寒衾。
定心应已观川逝,阔步何须叹陆沉。
闻道北山兰正好,果堪纫佩即幽寻。
()
诗书,定心,何须,陆沉,闻道,正好

《和汝霖三首》是宋代胡寅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圣门功业海同深,
大禹犹曾惜寸阴。
知有诗书消永日,
不将狐貉愧寒衾。
定心应已观川逝,
阔步何须叹陆沉。
闻道北山兰正好,
果堪纫佩即幽寻。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胡寅对时光流逝和人生价值的思考。他仰慕古代圣贤,认为他们的功业和成就就像广阔的海洋一样深远无边。即使是传说中的大禹也珍惜每一寸光阴。胡寅知道诗书的学问可以消磨掉日子,使时间得到充实和价值。他表示他不愿意虚度光阴,不愿将自己与那些庸庸碌碌的人相提并论。他定下心来,应该看清时光逝去的景象,不应该叹息地停滞不前。他听说北山上的兰花正好开放,意味着美好的事物就在那里等待着他去欣赏,这样的事物就像一串串珍贵的珠宝,只等他去发现。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胡寅对于时间的珍视和对于个人成就的追求。他运用了寓言和象征的手法,通过古代圣贤和传说中的大禹来突出自己对于时间的重视态度。他坚持认为,学问和知识是充实人生、增加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因此他不愿将自己与那些对于学问无动于衷的人相提并论。他以北山上的兰花作为象征,寄托了自己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于人生意义的探索。整首诗词意境明朗,行文流畅,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感受,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豁达和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胡寅

胡寅(公元1098年~公元1156年),字明仲,学者称致堂先生,宋建州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后迁居衡阳。胡安国弟胡淳子,奉母命抚为己子,居长。秦桧当国,乞致仕,归衡州。因讥讪朝政,桧将其安置新州。桧死,复官。与弟胡宏一起倡导理学,继起文定,一代宗师,对湖湘学派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著作还有《论语详说》、《读史管见》、《斐然集》等。...

胡寅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