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贤德佐升平

出自宋代吴芾的《赠萧守》,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tiān shēng xián dé zuǒ shēng píng,诗句平仄:平平平平仄平平。
一代簪绅仰老成,天生贤德佐升平
庆传八叶源流无,气廪三秋表里清。
蚤戴豸冠居宪府,旋持荷橐直承明。
只今名德如公少,宁久淹留海上城。
()

《赠萧守》是宋代吴芾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一代簪绅仰老成,
天生贤德佐升平。
庆传八叶源流无,
气廪三秋表里清。
蚤戴豸冠居宪府,
旋持荷橐直承明。
只今名德如公少,
宁久淹留海上城。

诗意:
这位簪绅年纪虽长,却具有老成的品质。他天生具备贤德,为国家的安定和繁荣做出了贡献。他的美名传承至今,代代相传,源远流长。他的气度如秋天的粮仓,内外清晰可见。他早早戴上了象征官职的豸冠,居住在宪府之中,操持着承明之责。现在,他的声名和美德仍然如同年轻时一样,宁愿长久地留在海上城市。

赏析:
这首诗以赠词的形式向一个名叫萧守的人致敬,描绘了他的品德和风采。诗中使用了一系列富有象征意义的词汇和意象,展现了萧守忠诚、老成和清廉的形象。

首先,诗人强调了萧守的贤德和对国家的贡献,将他的品质与升平安定联系在一起。接着,诗人运用了庆、传、源、流等词语,表达了萧守美名的传承和源远流长的意义。诗中的"气廪三秋"形象地描绘了萧守内外清晰的气度,使人们对他的清廉正直留下深刻印象。

诗的后半部分描述了萧守早早戴上象征官职的豸冠,居住在宪府中,承担着治理国家的责任。这一描写表明了萧守的地位和职责,显示了他的才华和能力。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萧守的赞誉,称他的名德如同年轻时一样,希望他能长久地留在海上城市,继续为国家作出贡献。

通过对萧守的描绘,这首诗展示了宋代士人的风范和道德追求,以及对忠诚、正直和公正的赞扬。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萧守的敬意和赞美,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社会风气的期望和对理想人物的向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吴芾

吴芾(1104—1183),字明可,号湖山居士,浙江台州府人(现今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田市吴桥村)人。绍兴二年(1132)进士,官秘书正字,因揭露秦桧卖国专权被罢官。后任监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爱自强、励精图治。...

吴芾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