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判花前为一中

出自宋代吴芾的《和鲁漕春雨有感三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yǐ pàn huā qián wèi yī zhōng,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
自叹苍颜不复童,幸然三老此时同。
登高能赋多佳咏,把酒论文有古风。
可恨雨师频作恶,直疑春事遂成空。
愁来不用殷勤劝,已判花前为一中
()
把酒,论文,古风,可恨,雨师,作恶,直疑,春事,判花,一中

《和鲁漕春雨有感三首》是宋代吴芾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春雨中对时光流转和自身年华不再年轻的感慨,同时抒发了对文学和诗酒的热爱,并对雨神频繁降雨的行为表示不满和失望。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叹苍颜不再童,自愧与三老同。
登高赋诗多佳句,品酒论文有古风。
可恨雨师作妖孽,疑春事已成无。
愁来不需劝慰,已是花前一种中。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作者内心的思绪和情感,展现了几个主要的诗意和意象。

首先,诗词表达了作者对自身年龄的感叹和不复年轻的认识。诗中的"叹苍颜不再童"一句,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容颜老去的悲叹之情,感叹时间的流转和岁月无情。

其次,诗中描绘了作者与三老共同赏析登高之景的情景。"自愧与三老同"这句话,表达了作者与三位老友一同登高赋诗、品酒论文的愉快心情,彰显了友谊和共享美好时光的意境。

其次,诗人表达了对文学和诗酒的热爱。"登高赋诗多佳句,品酒论文有古风"这两句,展现了作者对文学创作和诗酒文化的喜爱和追求,表达了对古人文学风雅的向往。

最后,诗词中抒发了对雨神频繁降雨的不满和失望。"可恨雨师作妖孽,疑春事已成无"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雨神频繁降雨的愤慨之情,认为这样的天气让人怀疑春天的美好是否已经消逝。

整首诗词以自身感慨为线索,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情感,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友情、文学和自然的思考和感慨。同时,通过对雨神行为的批判,诗词也透露了对无常和不如意的人生感叹。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吴芾

吴芾(1104—1183),字明可,号湖山居士,浙江台州府人(现今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田市吴桥村)人。绍兴二年(1132)进士,官秘书正字,因揭露秦桧卖国专权被罢官。后任监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爱自强、励精图治。...

吴芾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