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篱茅舍旧同居

出自宋代吴芾的《和朱世同咏梅》,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zhú lí máo shè jiù tóng jū,诗句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竹篱茅舍旧同居,不见冰姿恰岁余。
别后有谁亲几席,朝来忽喜映阶除。
雪中有酒宜相就,月下无人肯自疏。
端与岁寒长有约,不须青帝更吹嘘。
()
不见,冰姿,恰岁余,朝来,忽喜映,相就,月下,有约,不须,吹嘘

《和朱世同咏梅》是宋代吴芾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描写梅花为主题,通过对梅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谊和美好时光的思念之情。

诗词中的第一句“竹篱茅舍旧同居”,描绘了诗人和朋友朱世同过去一起生活的场景。这里的“竹篱茅舍”是简朴的居处,意味着朴素的友谊。接着诗人说“不见冰姿恰岁余”,即诗人和朱世同已有一年多未见面,这里用“冰姿”来比喻朱世同的容颜,寓意着冰雪般的纯洁和美丽。

下一句“别后有谁亲几席”,表达出诗人在分别后思念朱世同,不知有几个人和朱世同共饮过几次。而“朝来忽喜映阶除”则表现出诗人突然发现梅花在晨光中映照在阶梯上,引起他的喜悦。

接下来的两句“雪中有酒宜相就,月下无人肯自疏”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诗人希望在雪中与朱世同相聚,一同共饮,而在月下,没有人愿意独自离开,疏远友情。

最后两句“端与岁寒长有约,不须青帝更吹嘘”,表现了诗人与朱世同的深厚友谊。诗人认为他们之间无需依赖外界的赞美,因为他们的友谊坚如磐石,与岁寒长久地约定。

整首诗通过描绘梅花和表达对友情的思念,表达了诗人对于真挚友谊的珍视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深情的感受展现了宋代文人对友情与美的追求,让人感受到了一种深深的思乡之情和对美的向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吴芾

吴芾(1104—1183),字明可,号湖山居士,浙江台州府人(现今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田市吴桥村)人。绍兴二年(1132)进士,官秘书正字,因揭露秦桧卖国专权被罢官。后任监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爱自强、励精图治。...

吴芾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