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向此眼偏明

出自宋代史浩的《次韵范经干昆季昌国杂咏》,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nián nián xiàng cǐ yǎn piān míng,诗句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年年向此眼偏明
春迟故欲牡丹伴,韵剩还驰雅客名。
缥缈碧裳留夜月,娉婷玉面起朝酲。
却嫌梅蕊无才思,
()
牡丹,缥缈,夜月,娉婷,玉面,才思

荷叶才开宝镜清。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史浩所作,题为《次韵范经干昆季昌国杂咏》。以下是我对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每年都朝这里瞧一眼,眼光特别明亮。
春天来得晚了,我想与牡丹为伴,
这韵律还留给那些雅客有名望。
虚幻的碧云裳留下了夜晚的月光,
娉婷的美人起身饮了早晨的美酒。
然而却嫌弃梅花的花蕊不够才思,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某个地方停留时的情景和感受。诗人常年来到这个地方,每年都会专程前来欣赏眼前的美景。他的目光特别敏锐,能够清晰地感受到周围的变化。这次他来到的时候,春天来得稍晚,他本想与牡丹一同欣赏春天的美景。然而,这里的雅客们已经留下了他们的诗词作品,使得这里的韵律已经被占据了。诗人看到夜晚的月光仿佛穿透了碧云般的衣裳,美得虚幻而迷人。清晨时,美丽的女子起床,享受着美酒的滋味。然而,诗人却对梅花的花蕊不够有才思而有所嫌弃。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某个地方的经历,表达了他对美的敏感和对艺术的追求。诗人年年来到这个地方,对眼前的景象有着独特的感知能力,他眼中的世界与众不同,细腻而明亮。他希望与牡丹一同欣赏春天的美景,但这里的雅客们已经留下了自己的作品,使得他无法在这个地方找到属于自己的韵律。夜晚的月光和清晨的美酒,给人一种虚幻而美好的感觉,但诗人对梅花的花蕊却不够满意,认为它们缺乏才思。整首诗以景物描写为主,通过对细节的刻画,传达了诗人对美和艺术的追求,以及对自身才华的期许。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史浩

史浩(1106年—1194年),字直翁,号真隐。明州鄞县人,南宋政治家、词人。高宗绍兴十五年(1144年)进士,由温州教授除太学正,升为国子博士。他向宋高宗建议立太子,以此受知于朝廷,绍兴三十二年,宋孝宗即位,授参知政事。隆兴元年,拜尚书右仆射。淳熙十年,除太保致仕,封魏国公。宋光宗御极,进太师。绍熙五年,薨,年八十九,封会稽郡王。宋宁宗登基,赐谥文惠。嘉定十四年,以子史弥远贵,追封越王,改谥忠定,配享孝宗庙庭。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史浩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