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去寻田舍郎

出自宋代李石的《扇子诗》,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shī dé qù xún tián shè láng,诗句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
三丈为树八尺行,花艳桃李叶柘桑。
元龙自是湖海客,师德去寻田舍郎
()
桃李,自是,湖海客,师德

《扇子诗》是宋代诗人李石的作品。这首诗以扇子为主题,通过描绘扇子的形态和图案,展现了丰富的意境和情感。

李石在诗中描述了扇子的外形特征:“三丈为树八尺行,花艳桃李叶柘桑。”这里的“三丈为树八尺行”表达了扇子的宽大和长远,给人以开阔和自由的感觉;“花艳桃李叶柘桑”则展示了扇面上绚丽多彩的花朵图案,增添了生机和美感。

诗中还提到了“元龙”和“湖海客”,表明了诗人的身份和境遇。元龙可能是指李石自己的字号,而“湖海客”则描绘了他远离家乡,漂泊在湖海之间的旅行者的形象。这种游子的身份与扇子作为旅行必备品的意象相呼应,凸显了诗人对离乡背井的思念和追求自由的渴望。

最后两句“师德去寻田舍郎”,则暗示了诗人在追求自由的过程中,寻找着真正的归宿。这里的“师德”可能指的是诗人自己的师傅,而“田舍郎”则是指具有质朴生活和田园情怀的人。通过这样的对比,诗人表达了对于真实和本真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扇子的描绘,展示了自然、美感和追求自由的情感。扇子作为一个具体的物象,被赋予了广阔的象征意义。诗人通过对扇子的形态、图案和象征意义的描绘,使得诗词充满了生动的画面感和情感共鸣。读者在欣赏这首诗时,可以感受到扇子所带来的凉爽和自由,以及诗人对于美好生活和追求真实的向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李石

李石。少负才名,既登第,任大学博士,出主石室,就学者如云。蜀学之盛,古今鲜俪。后卒成都,时作山水小笔,风调远俗。卒年七十外。...

李石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