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方深南北虑

出自宋代李石的《张绍贤以诗索佩刀次韵复还之》,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tiān zǐ fāng shēn nán běi lǜ,诗句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喜不至流怒不悲,句中銛锋解人颐。
水霜凛凛笑一吷,三尺有喙金玉词。
二惠肯来但独步,明光殿中文绣具。
便当携此上青云,天子方深南北虑
吾今老矣君可思,吹毛之珍何所施。
和诗反刀三叹息,莫把神槌困钝锥。
()

《张绍贤以诗索佩刀次韵复还之》是宋代李石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张绍贤以一首诗的方式来寻找一把佩刀,并最终将佩刀归还给主人的情景。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喜不至流怒不悲,句中銛锋解人颐。
愉悦不能过分流露,愤怒却不至于悲伤,诗句中的利剑解人之颐。
诗意:诗人表达了自己情绪的节制与克制之道,不管是喜悦还是愤怒,都应该保持适度,不过分流露。

水霜凛凛笑一吷,三尺有喙金玉词。
清澈的水霜冷寒中透着微笑,三尺长的佩刀如金玉般诗意绵长。
诗意:描述了佩刀的美妙和诗词的珍贵,佩刀如水霜一般清澈,而诗词如金玉般灵动。

二惠肯来但独步,明光殿中文绣具。
二惠(即张绍贤)愿意前来,但只愿独自一人行走,明光殿里是文绣之具。
诗意:表达了张绍贤对于独立行事的态度和对于文化艺术的追求。

便当携此上青云,天子方深南北虑。
他将佩刀带上青云之上,天子正忧虑南北之事。
诗意:张绍贤带着佩刀,准备上奏天子,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大事的关注和对天子的忧虑。

吾今老矣君可思,吹毛之珍何所施。
我如今已年老,你可曾思考,吹毛之珍又将何去何从?
诗意:诗人自问自答,表达了自己年老之后所能做出的贡献和吹毛求瑕的珍贵之物的价值。

和诗反刀三叹息,莫把神槌困钝锥。
和谐的诗词与佩刀相对,三次叹息,勿使神槌变得钝锐无用。
诗意:表达了诗人对于和谐与武力之间的关系的思考和警示,提醒人们要保持武力的锋利,但不可滥用。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寻找佩刀、思考人生和责任的故事。诗人通过描绘佩刀、诗词和个人情感的关系,表达了自己对情绪节制、文化艺术、国家大事和人生意义的思考。通过对诗词中的意象和情感的描绘,诗人展示了自己对于人生和社会的关切,同时也提醒人们在面对困境和责任时要保持清醒和锐利,不可滥用或忽视珍贵的东西。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李石

李石。少负才名,既登第,任大学博士,出主石室,就学者如云。蜀学之盛,古今鲜俪。后卒成都,时作山水小笔,风调远俗。卒年七十外。...

李石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