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对青山搔短发

出自宋代李流谦的《拜嵩次山塔》,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zuò duì qīng shān sāo duǎn fā,诗句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向来契分胶投漆,一日不见真若失。
那知遂作死生分,屈指五年飞鸟疾。
诗人犹诵碧云句,老衲来寻金锁骨。
亭亭孤塔蔽榛莽,下马焚香涕横集。
烟林雾草不供愁,坐对青山搔短发
亦知电露难把玩,但听沤泡自生灭。
归来闭阁睡方美,杜宇一声山月白。
()
契分,若失,作死,生分,屈指,飞鸟,诗人,犹诵,老衲,锁骨,榛莽,下马

《拜嵩次山塔》是宋代李流谦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向来契分胶投漆,
一日不见真若失。
那知遂作死生分,
屈指五年飞鸟疾。
诗人犹诵碧云句,
老衲来寻金锁骨。
亭亭孤塔蔽榛莽,
下马焚香涕横集。
烟林雾草不供愁,
坐对青山搔短发。
亦知电露难把玩,
但听沤泡自生灭。
归来闭阁睡方美,
杜宇一声山月白。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一座山塔的敬仰和思念之情。诗人表示自己与这座山塔有着深厚的情谊,像胶漆和油墨的契合一样默契。一旦与这座山塔分隔一天,就感觉仿佛失去了真实的东西。然而,诗人意外地发现,这种分离导致了死亡和生命的分割,五年的时间过得飞快。诗人仍然念诵着诗句,来寻找那个与他有着特殊联系的人,这个人被称为"金锁骨"。然而,孤零零的塔楼被荆棘和丛林所遮蔽,诗人下马燃烧香烟,泪水横流。烟雾缭绕的林中草地无法消除诗人的忧虑,他坐在那里面对着青山,发愁地抓着自己的短发。诗人知道,电闪雷鸣的露水是难以捉摸的,只能倾听泡沫自然出现和消失的声音。归来后,闭上房门睡觉是多么美好,山中的鸟儿一声声鸣叫,山月洁白明亮。

赏析:
《拜嵩次山塔》表现了诗人对山塔的崇敬和对友谊的思念之情。诗人使用了一系列动情的描写手法,通过对胶漆、油墨、死生分、飞鸟疾等象征性的形象的运用,表达了他与山塔之间深厚的感情和因分离而感受到的痛苦。诗中的"金锁骨"象征着诗人与山塔之间的特殊纽带,而被荆棘和丛林所遮蔽的塔楼则增添了一种孤独、凄凉的氛围。诗人以焚香、横泪的形式表达了自己对山塔的敬仰和思念之情。整首诗词写意深远,意境凄美,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李流谦

[约公元一一四七午前后在世]字无变,汉州德阳人。生卒年不详,约宋高宗绍兴中前后在世。以文学知名。荫补将仕郎,授成都府灵泉县尉。秩满,调雅州教授。虞允文宣抚全蜀,置之幂下,多所赞画。寻以荐除诸王宫大小学教授。力乞补外改奉议郎,通判淹州府事。流谦著有澹齐集八十一卷,《国史经籍志》传于世。...

李流谦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