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绣斧文章伯

出自宋代李洪的《刘子履见怀小桥竹篱入梦寐因寄》,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shéi zhī xiù fǔ wén zhāng bó,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寂寞荒郊野水滨,竹篱茅舍旧比邻。
谁知绣斧文章伯,尚念渔蓑潦倒人。
采菊佩萸思共赏,落霞孤鹜兴尤新。
关中小试酂磬侯绩,却掌丝纶侍帝宸。
()

《刘子履见怀小桥竹篱入梦寐因寄》是李洪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寂寞的荒郊野水边,有一座竹篱茅舍,作者在这里写下了他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慨。

诗词通过描绘自然环境和人物来表达情感,展示了作者内心的孤寂和渴望。竹篱茅舍代表了简朴的生活,与周围的荒野相邻,传达出一种与世隔绝的宁静感。诗中的绣斧文章伯是一个谐音形象,指代了无名的文人,他们以纯真和自由的心态面对世界,而不受功名利禄的束缚。

接下来的两句"采菊佩萸思共赏,落霞孤鹜兴尤新"是作者对自然景观的赞美。采菊佩萸是对秋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的闲适心情和对美的追求。而"落霞孤鹜"则是对夕阳下孤独的鹜鸟的描绘,凸显了诗人内心的兴奋和新奇。

最后两句"关中小试酂磬侯绩,却掌丝纶侍帝宸"揭示了作者的身份和职责。这里提到的酂磬侯和丝纶侍帝宸分别代表了作者在官场上的地位和责任,暗示了他在世俗中的矛盾和困惑。

整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疏离感和对自然世界的向往。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物形象的描绘,诗词传递了一种宁静、孤独但又充满向往和追求的情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李洪

[约公元一一六九年前后在世]字不详,本扬州人,后寓居海盐,李正民之子。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孝宗乾道中前后在世。工诗。历知温州、藤州。其馀事迹均不详。洪著有文集二十卷,今仅存芸庵类稿六卷,《四库总目》不及十之三四。其诗时露警秀,七律尤工。...

李洪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