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嗣子贤

出自宋代楼钥的《史敷文挽词》,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sān gōng sì zǐ xián,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
八行诸孙盛,三公嗣子贤
连收四鹗荐,只欠一青毡。
郎省刑章肃,侯邦政誉传。
平生忧国意,齎志入重泉。
()
嗣子,郎省刑,平生,忧国意,重泉

《史敷文挽词》是宋代楼钥所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八行中有许多孙子光荣,三公的儿子才华出众。连续推荐了四位有才能的人,只欠下了一张青色的毡席。郎官秉持刑章严肃,侯爵治理国家享有盛名。终其一生忧国忧民,志向将随身入葬于重泉之下。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诗人楼钥对国家和社会的忧虑和思考,表达了他对政治和道德的关切。诗中通过描绘八行中的诸多杰出后辈和三公家族的贤良之子,以及郎官和侯爵的政绩和声誉,突出了忠诚和才能在社会中的重要性。诗人通过对这些人物的赞美和思考,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兴衰和社会进步的思考和关注。

赏析:
《史敷文挽词》通过对一系列具有杰出才能和高尚品德的人物的描绘,展示了楼钥对社会和政治的关注和担忧。诗中的八行诸孙和三公嗣子被赋予了光荣和才华的形象,突出了家族的荣誉和传承。而连续推荐四位有才能的人,却只欠下一张青色的毡席,表达了诗人对政治和社会环境的不满和期望。郎省刑章肃和侯邦政誉传的描写,凸显了政治家和官员的责任与荣誉。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社会的忧虑,将自己的志向带入了重泉之下,寄托了对国家和民族的深情。

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含蓄的表达,展示了诗人对社会和政治的思考和关切。同时,诗中所赞美的人物形象也体现了诗人对忠诚、才能和道德的高度重视。整首诗词充满了深情和悲壮的氛围,通过对人物和社会的描绘,唤起读者对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思考和关注。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楼钥

楼钥(1137~1213)南宋大臣、文学家。字大防,又字启伯,号攻媿主人,明州鄞县(今属浙江宁波)人。楼璩的三子,有兄长楼鐊、楼锡,与袁方、袁燮师事王默、李鸿渐、李若讷、郑锷等人。隆兴元年(1163年)进士及第。历官温州教授,起居郎兼中书舍人,大定九年(1169年),随舅父贺正旦使汪大猷出使金朝。嘉定六年(1213年)卒,谥宣献。袁燮写有行状。有子楼淳、楼濛(早夭)、楼潚、楼治,皆以荫入仕。历官温州教授、乐清知县、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兼翰林侍讲、资政殿学士、知太平州。 乾道间,以书状官从舅父汪大猷使金,按日记叙途中所闻,成《北行日录》。...

楼钥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