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岐终是易亡羊

出自宋代楼钥的《吊陈卫道墓》,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duō qí zhōng shì yì wáng yáng,诗句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生学博更加详,和会三家尽较量。
一觉可怜可梦蝶,多岐终是易亡羊
门前修竹连岩桂,道上芙蓉间海棠。
何似剗除闲草木,青松一色荫高冈。
()
平生,学博,和会,较量,可怜,亡羊,芙蓉,海棠,草木,一色

《吊陈卫道墓》是宋代楼钥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学识广博的人更加细致,与人辩论,尽显才华。可怜一生如梦蝶,多次选择却易迷失。门前竹林与岩上的桂树相连,道路上是芙蓉和海棠。何曾有人像割除杂草一样,青松一色高高照耀山冈。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感慨,表达了作者对人生选择和命运的思考。作者将自己比喻为一只蝴蝶,平生多次选择却易迷失,可怜如梦一般。他认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学问虽然广博,但在辩论中也只是显露一时的才华。通过描述门前的竹林、岩上的桂树以及路上的芙蓉和海棠,作者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最后,作者提出了一个比喻,将清除杂草比喻为摒弃纷杂琐碎的事物,认为只有像青松一样纯粹高洁的心态才能照亮高高的山冈。

赏析:
《吊陈卫道墓》运用了自然景物的描写,通过对比和比喻,寄托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纯洁高尚品质的追求。诗中采用了夹叙夹议的手法,通过描述平生学识广博、与人辩论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人生选择和才华的思考。同时,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如门前的竹林、岩上的桂树以及路上的芙蓉和海棠,增加了诗词的意境和艺术效果。最后,作者通过将清除杂草比喻为摒弃琐碎事物,表达了对纯洁高尚品质的向往和推崇。

整首诗词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对人生选择和品质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纯洁高尚的追求。同时,诗中运用了比喻和对比的手法,使诗词更富有意境和表达力。《吊陈卫道墓》展示了宋代诗人楼钥的才华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是一首具有深意和感慨的佳作。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楼钥

楼钥(1137~1213)南宋大臣、文学家。字大防,又字启伯,号攻媿主人,明州鄞县(今属浙江宁波)人。楼璩的三子,有兄长楼鐊、楼锡,与袁方、袁燮师事王默、李鸿渐、李若讷、郑锷等人。隆兴元年(1163年)进士及第。历官温州教授,起居郎兼中书舍人,大定九年(1169年),随舅父贺正旦使汪大猷出使金朝。嘉定六年(1213年)卒,谥宣献。袁燮写有行状。有子楼淳、楼濛(早夭)、楼潚、楼治,皆以荫入仕。历官温州教授、乐清知县、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兼翰林侍讲、资政殿学士、知太平州。 乾道间,以书状官从舅父汪大猷使金,按日记叙途中所闻,成《北行日录》。...

楼钥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