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诗聊寓一哀云

出自宋代廖行之的《挽武宣教徯四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piān shī liáo yù yī āi yún,诗句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
生平耿耿不忘君,位下才高气不群。
手取科名如拾芥,眼高富贵等浮云。
只知世可行吾道,其奈天将丧此文。
知遇莫酬今已矣,篇诗聊寓一哀云
()
生平,位下,不群,手取科,富贵,浮云,知世,可行,吾道,聊寓

这是一首宋代廖行之所作的《挽武宣教徯四首》。以下是我根据您提供的信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进行分析。

《挽武宣教徯四首》是一首挽歌,表达了作者对已故的武宣教徯的思念和哀悼之情。通过描写自己生平的志向和遭遇,以及对逝去友人的思念,诗人抒发了自己的忧伤和无奈。

在诗中,作者首先表达了对逝去的友人的怀念之情,称他为"君",表示他们之间的友谊深厚。接着,作者自谦地提到自己在社会地位上较低,但却具备出众的才华和气质。他虽然轻而易举地取得了科举的成就,但对于富贵和名利却持有淡然的态度,认为这些都是虚幻的存在。

诗人表示自己只追求在世间行走自己的道路,但不幸的是,天命将他丧失了这种文采。他感叹自己对世人的期待和赏识没有得到回报,而丧失了展示才华的机会。最后,他用这首诗作为一种悲痛的发泄,表达了自己对逝去友人的哀思。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己的心路历程和对友人的怀念,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忧伤和无奈。作者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对生平经历和内心感受的交织,展现了一种对逝去友人的真挚哀思和对自身命运的无奈。这首诗词既是对友人的挽歌,也是作者自身情感的宣泄,通过对人生价值观和人际关系的思考,表达了对现实的一种反思和疑问。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廖行之

廖行之(1137~1189) ,字天民,号省斋,南宋衡州(今湖南省衡阳市)人。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进士,调岳州巴陵尉。未数月,以母老归养。告满,改授潭州宁乡主簿,未赴而卒,时淳熙十六年。品行端正,留心经济之学。遗著由其子谦编为《省斋文集》十卷,已佚。...

廖行之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