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作玉楼天上文

出自宋代廖行之的《挽武宣教彻二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qù zuò yù lóu tiān shàng wén,诗句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
书来撩我重思君,情比雝雝雁叫群。
词赋一时高李杜,弟兄今日扫机云。
未还金马日边诏,去作玉楼天上文
千里莫能亲视窆,篇诗寄挽亦徒云。
()

《挽武宣教彻二首》是宋代廖行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书信来到引发我对你的深思,
感情如鸿雁高声呼唤成群。
词赋一时风靡李白和杜甫,
如今兄弟却在战场中扫尽飞云。
尚未回归,太阳已落山边,传来诏书,
你将成为上天玉楼的文仪。
千里之遥无法亲眼看你入土,
寄托哀思于诗篇,徒为虚幻。

诗意和赏析:

《挽武宣教彻二首》是一首哀悼战争中逝去的亲人的诗词。诗中表达了作者对亲人的思念以及对战争残酷性质的感叹。

诗的开篇,作者收到了一封书信,这封书信让他对亲人更加思念。他将思念之情比作高飞的雁群,以强烈的情感呼唤着亲人的归来。

接着,作者提到了当时李白和杜甫等诗人所创作的词赋风靡一时,表达了对亲人的自豪和赞美。但现在,他的兄弟却在战场上奋斗,战争的硝烟笼罩着他们。他们无法重逢,只能在战场上扫尽飞云,为国家尽忠。

诗的后半部分,作者写到亲人尚未归来,太阳已经落山,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亲人的危险境地。他听到了传来的诏书,意味着亲人将在战场上战死,成为上天玉楼的文仪,即在天上化作仙人。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无法亲眼见到亲人下葬的遗憾,只能将哀思寄托于诗篇,却知道这一切只是虚幻,无法实现。

整首诗词以浓烈的哀思和无奈之情表达了作者对亲人的思念和对战争的思考。通过对诗人的情感抒发,读者也能感受到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无尽的悲伤。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廖行之

廖行之(1137~1189) ,字天民,号省斋,南宋衡州(今湖南省衡阳市)人。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进士,调岳州巴陵尉。未数月,以母老归养。告满,改授潭州宁乡主簿,未赴而卒,时淳熙十六年。品行端正,留心经济之学。遗著由其子谦编为《省斋文集》十卷,已佚。...

廖行之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