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韵收香

出自宋代王炎的《念奴娇(海棠时过江潭)》,诗句共4个字,诗句拼音为:cáng yùn shōu xiāng,诗句平仄:平仄平平。
晓来雨过,正海棠枝上,胭脂如滴。
桃杏不堪来此似,信是倾城倾国。
藏韵收香,谁能描貌,阁尽诗人笔。
从教睡去,为留银烛终夕。
不待过了清明,绿阴结子,无处寻春色。
簌簌轻红飞一片,便觉临风_恻。
莫道无情,嫣然一笑,也似曾相识。
惜花无主,自怜身是行客。
()

《念奴娇(海棠时过江潭)》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王炎。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念奴娇(海棠时过江潭)

晓来雨过,正海棠枝上,胭脂如滴。
桃杏不堪来此似,信是倾城倾国。
藏韵收香,谁能描貌,阁尽诗人笔。
从教睡去,为留银烛终夕。

不待过了清明,绿阴结子,无处寻春色。
簌簌轻红飞一片,便觉临风_恻。
莫道无情,嫣然一笑,也似曾相识。
惜花无主,自怜身是行客。

译文:
思念奴娇(海棠时过江潭)

黎明时分,雨水已过,红海棠花枝上的胭脂似乎还在滴落。
桃花和杏花都不及这里的美景,可见其倾城倾国之态。
花香藏匿其中,任何人都难以描绘其容貌,诗人们尽力描绘了阁楼。
让我沉睡吧,为了让白银烛光陪伴整夜。

不等到清明时节过去,绿阴已生果实,无处觅得春天的颜色。
纷纷扬扬轻红的花瓣飘落一片,使人感到忧伤和惋惜。
不要说它们没有感情,微笑中流露出的嫣然神采,仿佛曾经相识。
可惜花朵无主,我自怜身世如行旅客。

诗意和赏析:
《念奴娇(海棠时过江潭)》是一首描写海棠花的诗词。海棠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之一,代表着傲然挺立、不畏风雨的品质。诗人通过描绘海棠花的美丽和娇艳,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流逝时光的感慨。

诗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海棠花的美丽,花枝上的胭脂滴落、倾城倾国的景象,使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花朵的鲜艳和妩媚。诗人将海棠花与桃花、杏花相比,以突显海棠花的独特之美。

诗中还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短暂存在的惜别之情。清明时节过去后,春天的颜色渐渐消失,绿阴已结出果实,花瓣飘落一片,给人以忧伤和惋惜之感。诗人以此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短暂存在的遗憾和无常的感慨。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命运的思考。诗人将自己比作行旅客,表示自己身世无常,无法拥有美好事物。诗人对花朵无主的遗憾和自身命运的无奈感到自怜。整首诗通过对海棠花的描绘和对时光流逝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这首诗词以优美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将海棠花的美丽形象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通过对时光流逝和命运无常的反思,给人以深思和感慨。整首诗词既有对美的赞美,也有对生命的思考,具有浓郁的诗意和情感内涵,值得欣赏和品味。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王炎

王炎(1137——1218)字晦叔,一字晦仲,号双溪,婺源(今属江西)人。一生著述甚富,有《读易笔记》、《尚书小传》、《礼记解》、《论 语解》、《孝圣解》、《老子解》、《春秋衍义》、《象数稽疑》、《禹贡辨》等,《全宋词》第 三册录其词五十二首。事迹见胡升《王大监传》(《新安文献志》卷六九)、 《宋史翼》卷二四,参《南宋馆阁续 录》卷八、九。...

王炎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