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流幽涧恐难分

出自宋代虞俦的《龙池祷雨》,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quán liú yōu jiàn kǒng nán fēn,诗句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御府金奁出宝薰,爇来池上定知闻。
龙应覆手能为雨,岫岂无心漫出云。
秧插高田犹未遍,泉流幽涧恐难分
奉常典礼吾方与,毋作神羞视秩文。
()
御府,金奁,知闻,覆手,无心,出云,泉流,典礼,吾方,羞视

《龙池祷雨》是宋代虞俦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御府金奁出宝薰,爇来池上定知闻。
龙应覆手能为雨,岫岂无心漫出云。
秧插高田犹未遍,泉流幽涧恐难分。
奉常典礼吾方与,毋作神羞视秩文。

译文:
皇宫中的金奁散发着宝贵的香气,燃起来的香烟从池塘上升起,定能传达到天上。
龙应该能够用手掌覆盖天空,让雨水降下来,岩岫又怎么可能没有心思,随意地让云雾涌出。
稻苗插在高高的田地里还没有完全遍布,泉水流淌在幽静的涧谷中恐怕难以分辨。
我作为官员,参与常规的典礼,不应该因为崇拜神明而忽视了对政治秩序的重视。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祈雨为题材,表达了作者对干旱时期的期盼和祈祷。诗中通过描绘御府中金奁散发的香气和池塘上升的香烟,展现了一种超凡的氛围和仪式感。作者借助龙的形象,形容龙应该有能力让雨水降下来,展示了对神龙的崇拜和依赖。岩岫没有心思漫出云雾,表达了自然界的秩序和规律。稻苗未遍田地、泉水无法分辨的描写,强调了干旱时期的困境和人们对雨水的渴望。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身为官员的身份和责任,他不应只是追求神明的崇拜,而应注重政治秩序和社会规范。这种思想在宋代文化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强调了儒家思想中的仁政和社会秩序的重要性。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政治责任的思考,融合了宗教信仰、自然观察和社会道德的元素,展示了宋代文人的思想情怀和对社会的关注。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虞俦

虞俦,生卒年月不详,字寿老,宁国(今属安徽)人。南宋政治家,文学家。隆兴初进人太学,中进士。曾任绩溪县令,湖州、平江知府。庆元六年(1200)召入太常少卿,提任兵部侍郎。工诗文,著有《尊白堂集》24卷,清修《四库全书》收录其部分诗文。如其词《满庭芳》:色染莺黄,枝横鹤瘦,玉奴蝉蜕花间。铅华不御,慵态尽欹鬟。...

虞俦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