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江不待饷

出自宋代赵蕃的《周十三丈约同马三丈入青原山赋诗五首以记行》,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dù jiāng bù dài xiǎng,诗句平仄:仄平仄仄仄。
渡江不待饷,胜士约三行。
梦境故常在,重来年漫更。
又成春雾扫,何日野田耕。
要向思公问,灯明香缕横。
()
胜士,梦境

这首诗词是宋代赵蕃所作,《周十三丈约同马三丈入青原山赋诗五首以记行》。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渡江不待饷,胜士约三行。
梦境故常在,重来年漫更。
又成春雾扫,何日野田耕。
要向思公问,灯明香缕横。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与理想的向往,以及对于现实困境的反思。诗中描述了渡江的壮士们不需要等待赏赐,自发组成三行的队伍,象征着他们对于自由和胜利的追求。诗人认为梦境常在,年复一年,时间如慢慢流逝,但梦想仍在持续,希望能够实现。春雾散去,田野待耕,诗人希望有朝一日可以回到自然、回到农田,过上平静而自由的生活。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想要向思公请教,思公可能是一位智者或朋友,灯光明亮,香缕飘溢,象征着希望能够获得智慧和指引。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表达,描绘了诗人内心对于自由、理想和现实的思考。诗中运用了一些象征手法,如"渡江"、"胜士"、"梦境"、"春雾"等,使诗词在表达深意的同时增添了一定的美感。整体而言,这首诗词充满了对于自由和理想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宋代社会中人们对于现实困境的思考和渴望改变的心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意境,赵蕃成功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对于美好未来的向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赵蕃

赵蕃(1143年~1229年),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赵蕃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