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七十迎头合罢休

出自宋代吴潜的《沁园春(己未翠山劝农)》,诗句共8个字,诗句拼音为:suàn qī shí yíng tóu hé bà xiū,诗句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平。
二十年前,君王东顾,诏牧此州。
念昔时豪杰,犹难辟阖,如今老大,却更迟留。
四载相望,三春又半,邂逅劭农得纵游。
田畴事,是桑条正长,麦含初抽。
悠悠。
身世何求。
算七十迎头合罢休
谩绕堤旌纛,牵连_棹,喧天鼓吹,断送龙舟。
翠_层边,碧云堆处,一担担来天外愁。
如何好,且同斟绿醑,自课清讴。
()
君王,老大,相望,邂逅

《沁园春(己未翠山劝农)》是宋代吴潜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二十年前,君王东顾,诏命我牧养这片土地。
怀念过去的豪杰,仍难以忘怀,如今我已年迈,
却仍然迟迟不愿离去。四年的相望,三个春天已过去一半,
偶然遇到了劭农,得以自由自在地游玩。
田地里的事务,桑树枝条正在茁壮成长,麦苗刚刚抽芽。
悠悠,我对自己的身世又有何求。
七十岁的时候,我将停止劳作,迎接幸福的晚年。
那些无谓地绕着河堤摆放的旌旗和旗帜,
牵扯着船桨,喧嚣的天鼓和吹笛声,
却断送了龙舟的前进。青山翠绿的边缘,
碧云堆积的地方,一担担忧愁从天外而来。
如何才能好呢?让我们一起品尝着绿色的醑酒,
自愿地学习清雅的歌谣吧。

诗意和赏析:
《沁园春(己未翠山劝农)》以牧养之名,表达了吴潜对田园生活和农耕文化的向往和推崇之情。诗中描绘了过去君王的召唤和自己对此地的牧养,表达了对过去英雄豪杰的怀念,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晚年不愿离去的情感。作者在四年的相望中偶遇了劭农,得以体验到了自由自在的田园生活,桑树和麦苗的生长也成为了诗中的景观。然而,他对于现实中喧嚣的繁华和浮躁感到困扰,认为这些无谓的喧嚣阻碍了人们前进的道路。最后,他表达了对青山、碧云之外的忧愁和迷惘,并呼吁与他一同品尝绿色的醑酒,学习清雅的歌谣。

这首诗词通过对田园生活和农耕文化的歌颂,表达了作者对于宁静、自由和清雅的向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景物描写,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环境的敏感和热爱。同时,通过对喧嚣和浮躁的批判,呼唤人们回归田园生活,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在。整首诗以恬静、舒缓的语调展示了作者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给人一种宁静、温馨的感觉。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吴潜

吴潜(1195—1262) 字毅夫,号履斋,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吴潜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