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悲风晓辄收

出自宋代赵蕃的《九月廿一日雪书呈进之》,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yī yè bēi fēng xiǎo zhé shōu,诗句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
一夜悲风晓辄收,布衾如铁强扶头。
乍惊皎皎明窗纸,稍见疏疏集瓦沟。
失怪竞闻村巷犬,乱行难觅远汀鸥。
欣然欲作临流看,却恨凛乎难久留。
()
悲风,皎皎,窗纸,瓦沟,久留

《九月廿一日雪书呈进之》是宋代赵蕃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夜晚的悲风一夜间停息,
被褥坚硬如铁支撑着头。
突然惊觉明亮的窗纸,
略见稀疏的瓦沟上积雪。

不禁惊讶村巷中的狗吠声,
乱行难觅远处汀边的海鸥。
满心欣喜欲去临流处观看,
却又遗憾寒冷使人难久留。

诗词描绘了一个九月廿一日的雪夜景象。夜晚的风声悲凉,一夜过后,风停雪收。作者在床上醒来,感觉到被褥坚硬得像铁一样,扶着头颅。他突然发现明亮的窗纸上有些雪花,瓦沟上也积了一些雪。

这时,他听到村巷中狗的吠声,惊讶于雪夜的寂静打破了平常的安宁。他想看到远处汀边的海鸥,感到欣喜之情油然而生,想要去临流处观看。然而,他又感叹寒冷的天气使人难以久留,不能长时间地欣赏这美景。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雪夜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感叹和思考。作者通过描绘窗纸上的雪花和瓦沟上的积雪,展现了雪夜的寂静和美丽。同时,通过描述村巷中狗的吠声和远处海鸥的想望,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声音和生命的渴望。然而,作者又意识到寒冷的天气限制了他在户外的停留,这种对自然美的欣赏与现实环境的冲突使他感到遗憾。

整首诗词以简洁、凝练的语言展现了雪夜的景色和作者的内心感受,将自然景象与人情感融合在一起,给读者带来了对自然和生命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赵蕃

赵蕃(1143年~1229年),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赵蕃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