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间忽有打禾声

出自宋代赵蕃的《晚过刘伯山》,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zhú jiān hū yǒu dǎ hé shēng,诗句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晚向穷冈访竹亭,竹间忽有打禾声
凶年独使诗人饱,可见天公非世情。
()
穷冈,禾声,凶年,诗人,可见

《晚过刘伯山》是宋代诗人赵蕃的作品。诗中描绘了诗人晚上走过刘伯山,意外听到竹林中传来的打禾声。诗人感叹在凶年中,他独自能够享受到丰收之乐,这显示了天公对他的眷顾并不符合世间的常情。

这首诗通过简洁而自然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心中的感慨和思考。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赏析这首诗词。

首先,诗中的景物描写以及情感表达相得益彰。晚上的时候,诗人经过穷冈,忽然听到竹林中传来的打禾声。这一场景的描写给人以生动的感觉,仿佛诗人身临其境。打禾声是农村丰收的象征,而在凶年中能够听到这样的声音,使诗人感到异常幸福。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声音的描写,诗人抒发了自己对丰收和幸福的感慨。

其次,诗人通过对凶年和天公的对比,思考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凶年意味着农作物歉收,对农民而言是一种灾难。然而,诗人却在凶年中感受到了丰收之乐,这使他认识到自然的规律超出了人们的想象。他称之为“天公非世情”,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人类所处位置的思考。诗人通过这种对比,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微妙关系,以及自然的奇妙与不可预测性。

最后,这首诗词通过简明的语言和朴素自然的描写,传达了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敬畏。诗人通过观察自然景物和感受自然声音,反思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以及自然的神奇力量。这种对自然的感悟,使诗人对生活充满了感激和思考,也为读者带来了对人生和自然的思考。

总的来说,《晚过刘伯山》这首诗词通过简练而质朴的语言描绘了晚上经过刘伯山时的一幕景象,以及诗人对于凶年中的丰收和自然力量的思考。诗意深远,使人对人与自然、生活与命运产生思考,展现了赵蕃细腻的情感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赵蕃

赵蕃(1143年~1229年),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赵蕃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