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水平湖阔

出自宋代曹彦约的《湖庄杂诗》,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yě shuǐ píng hú kuò,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
野水平湖阔,云山叠嶂深。
一溪横驿道,两岸挟神林。
乱石通人迹,孤舟系客心,几年茅苇地,松桧已侵寻。
()

《湖庄杂诗》是宋代作家曹彦约创作的一首诗词。诗词描绘了湖庄的景色,表现出湖光山色的壮丽和宁静。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野水平湖阔,
云山叠嶂深。
一溪横驿道,
两岸挟神林。
乱石通人迹,
孤舟系客心,
几年茅苇地,
松桧已侵寻。

诗意和赏析:
《湖庄杂诗》通过描绘湖庄的景色,展示了大自然的壮美和宁静。首两句"野水平湖阔,云山叠嶂深"生动地表现了湖泊的广阔和周围山峦的层叠,给人以壮丽的视觉感受。接着,诗人提到"一溪横驿道,两岸挟神林",描绘了一条溪流横穿驿道,两岸的树林仿佛在捧持着神秘的氛围,给人以宁静和神奇的感觉。

接下来的两句"乱石通人迹,孤舟系客心"表达了湖庄的幽静和隐蔽,湖边的乱石上还有人们的足迹,而孤舟系在这里,寄托着游客的心思和情感。最后两句"几年茅苇地,松桧已侵寻"则展示了时间的流逝,茅草和苇子已经长满了几年的空地,松树和柏树也已经开始渐渐侵入。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湖庄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同时,诗中所透露出的宁静和隐逸的氛围,也让人们感受到了一种远离尘嚣、静心净思的意境。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准确的语言描绘了湖庄的美景,通过景物的描写传递出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思考,给人以宁静、神秘的感受,引发人们对自然和内心世界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曹彦约

曹彦约(1157~1228)南宋大臣。字简甫,号昌谷,南康军都昌(今属江西)人。淳熙八年进士。曾从朱熹讲学,后受人之召,负责汉阳军事,因部署抗金有方,改知汉阳军。后累官宝谟阁待制、知成都府。嘉定初,为湖南转运判官,镇压郴州(今湖南郴县)瑶民起义,后任利州路(今属陕西)转运判官兼知利州,发漕司储粮减价粜与饥民、通商蠲税,并论兵柄财权并列之弊。宝庆元年,擢为兵部侍郎,迁礼部侍郎,不久又授为兵部尚书,力辞不拜,后以华文阁学士致仕,卒谥“文简”。...

曹彦约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