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戟未愁方朔死

出自宋代郑清之的《再和前韵》,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zhí jǐ wèi chóu fāng shuò sǐ,诗句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
若时风雨候三台,忧国丰年几入怀。
执戟未愁方朔死,闭门唯喜子桑来。
人间宰相真如梦,天上群仙讵可阶。
事业镂冰何所有,之乎者也矣焉哉。
()
风雨,忧国,丰年,闭门,人间,宰相,如梦,天上群,事业

《再和前韵》是宋代诗人郑清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若时风雨候三台,
当时国家正遭受风雨的考验,
丰收的年景又有几人能心怀,
执掌军政的将领未曾担忧,
方朔之死仍令人惋惜。
此刻郑重地关闭大门,唯有喜悦,
因为有一位贤人子桑的到来。
人间的宰相真实如梦幻,
天上的仙人又何曾可得登阶。
追求的事业就像在雕刻冰雪,
它究竟有何所有?
这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诗意:
《再和前韵》通过对时代风云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诗中提到了风雨候三台,意味着国家正面临动荡的局势。然而,诗人对于国家的繁荣丰收却感到无奈,似乎很少有人能真正关注和体会到。诗人以方朔为例,表达了对忠诚的将领英勇牺牲的敬仰之情。然而,诗人在这个动荡的时代中,依然能够感到喜悦,因为他相信仍有贤人子桑的出现。最后,诗人思考人间的权位和仙人的境界,以及自己所追求的事业,这些问题都像雕刻冰雪一样脆弱,让人深思不已。

赏析:
《再和前韵》以简洁明快的句式和明朗的语言,展现了诗人的思考和情感。诗中运用了对比和象征的手法,通过描绘风雨、丰年、将领、贤人等形象,展示了一个动荡时代的景象。诗人通过对事实的描绘和对问题的思考,引发了读者对权力、人生和事业的深思。整首诗以平实的语言表达了郑清之对时代的忧虑和对人生的反思,给人以深入的启示和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郑清之

郑清之(1176—1251)南宋大臣。初名燮,字德源、文叔,别号安晚,庆元道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嘉泰二年进士及第。历官光禄大夫,左、右丞相,太傅,卫国公(齐国公)等。淳祐末年,元兵大举侵宋,郑清之进十龟元吉箴劝帝励精图治,未能实施,而后退仕隐居,諡忠定,著有《安晚集》六十卷。...

郑清之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