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钱轻视程不识

出自宋代郑清之的《和赵静乐梅韵》,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yī qián qīng shì chéng bù shí,诗句平仄:平平平仄平仄平。
伊祁作春私帝力,司花女课千机织。
月四十五以为功,化工何尝停半息。
老梅偃蹇傲众芳,一钱轻视程不识
和羹肯为媚灶计,望林祗笑欲炙色。
莓苔被服当文绣,冰雪定交过金石。
静乐先生大雅韵,始信清名不虚得。
政须草圣传新篇,安得张颠首濡墨。
()
以为,化工,偃蹇,不识

《和赵静乐梅韵》是宋代诗人郑清之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以描绘梅花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赞美和对清雅文学的追求。

诗词中文译文:
伊祁作春私帝力,
司花女课千机织。
月四十五以为功,
化工何尝停半息。
老梅偃蹇傲众芳,
一钱轻视程不识。
和羹肯为媚灶计,
望林祗笑欲炙色。
莓苔被服当文绣,
冰雪定交过金石。
静乐先生大雅韵,
始信清名不虚得。
政须草圣传新篇,
安得张颠首濡墨。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梅花,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敬佩之情,同时也抒发了对清雅文学的追求。诗中以梅花为象征,展示了梅花的独特之美和坚韧的品性。

首先,诗人提到了梅花的产生过程,形容梅花有一种超越常人的力量和能力。接着,诗人描述了梅花在寒冷的环境下依然能够绽放,表达了梅花坚强不屈的品质。

诗中还描述了老梅的形象,老梅虽然姿态低垂,但仍然自傲超越其他花卉。这种自信和独立的态度,展示了梅花的高贵和超然的气质。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表达了对清雅文学的向往。他提到了和羹肯为媚灶计的意象,暗示着他不愿为了迎合时尚而妥协自己的追求。诗人还提到了静乐先生,以及对他的赞美,说明了作者对清雅文学的崇拜和敬意。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政治需要有新的启示,并希望有能力的人能够成为改革的先驱。作者希望能够像草圣一样,传承新的篇章,同时也提到了张颠,寄托了对于文学创作的期望和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梅花的形象,抒发了作者对清雅文学和高尚品质的追求。同时,诗词中的意象和表达方式都充满了艺术的韵味,展现了宋代诗人的才华和情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郑清之

郑清之(1176—1251)南宋大臣。初名燮,字德源、文叔,别号安晚,庆元道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嘉泰二年进士及第。历官光禄大夫,左、右丞相,太傅,卫国公(齐国公)等。淳祐末年,元兵大举侵宋,郑清之进十龟元吉箴劝帝励精图治,未能实施,而后退仕隐居,諡忠定,著有《安晚集》六十卷。...

郑清之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