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明樯乌幸西望

出自宋代郑清之的《水急船行颇迟》,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chí míng qiáng wū xìng xī wàng,诗句平仄:平平平平仄平仄。
湖流湍驶欲下濑,舟人挽牵如蹶张。
空令百丈重牛首,如何万斛浮龙骧。
进寸退尺天未定,暮四朝三风作强。
迟明樯乌幸西望,看取快箭激修房。
()
下濑,牛首,龙骧,未定

《水急船行颇迟》是宋代诗人郑清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水流湍急,船只行驶却显得颇为迟缓。船夫拼命地拉扯着船桨,仿佛要把船拖入激流之中。船头上空空荡荡地悬挂着一百丈长的重牛首,但却难以控制这艘浮龙般的船只。船只进一寸,又退一尺,天空仿佛还没有决定它的归宿。黄昏时分,四朝三风骤然袭来,力量变得更加强大。船只行进得十分缓慢,但船桅上的乌鸦庆幸地朝西方望去,似乎能看到那迟钝的箭矢激射着修建的房屋。

这首诗描绘了水流湍急,船只行进缓慢的情景,表现了作者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人类在自然面前的微弱。船夫的艰辛努力和船只的无力应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凸显了人类在自然力量面前的渺小。诗中的意象丰富生动,通过形容船头上的重牛首和浮龙般的船只,传达了水势汹涌的激烈场面。诗人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船只的缓慢行进与外界风势的强劲相对照,突出了船只的困境和无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自然景观,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人与自然相互作用中的微妙关系。它既展现了自然力量的强大,又强调了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无奈和渺小,给人以深思和感慨。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郑清之

郑清之(1176—1251)南宋大臣。初名燮,字德源、文叔,别号安晚,庆元道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嘉泰二年进士及第。历官光禄大夫,左、右丞相,太傅,卫国公(齐国公)等。淳祐末年,元兵大举侵宋,郑清之进十龟元吉箴劝帝励精图治,未能实施,而后退仕隐居,諡忠定,著有《安晚集》六十卷。...

郑清之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