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汐涨何许

出自宋代刘学箕的《赋祝次仲八景·潇湘夜雨》,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xiǎo xī zhǎng hé xǔ,诗句平仄:仄平仄平仄。
移艘击湾浦,倾篷声更家。
谩起湘妃恨,长歌灵均骚。
晓汐涨何许,微茫泛江皋。
()
湘妃,长歌,微茫

《赋祝次仲八景·潇湘夜雨》是宋代刘学箕的一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夜晚的潇湘江景色。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潇湘夜雨

移艘击湾浦,倾篷声更家。
谩起湘妃恨,长歌灵均骚。
晓汐涨何许,微茫泛江皋。

诗词通过描绘潇湘江上的夜雨景象,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对自然的感悟。

诗意:
这首诗词以夜晚的潇湘江为背景,描绘了船只在江上行驶的情景。雨夜中,船舷击打着浦边,船上的人们都听到了这声音,意味着已经抵达了家园。在这样的夜晚,作者感叹着湘妃的哀怨之情,同时也唱出了灵均、骚绝的长歌。黎明时分,江水渐渐涨起,不可捉摸,微茫的泛滥到江皋。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展现了江上夜雨的景象。作者运用了音乐和情感的意象,使诗歌充满了动感和情绪。首句中的"移艘击湾浦",通过船只的移动和撞击声,将读者带入了夜晚的江上。"倾篷声更家"表达了回家的喜悦,营造了亲切和温暖的氛围。接下来,作者提到了湘妃的恨意,令人联想到了悲剧性的爱情故事。最后两句"晓汐涨何许,微茫泛江皋"描绘了黎明时分江水的涨潮,给人以一种神秘而不可捉摸的感觉。

整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色和情感的交融,展现了作者对家园和自然的深情追忆。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对逝去时光的思考和对生命变化的感慨。这首诗词在意象的运用上独具匠心,通过简练而富有张力的语言,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感受,让读者仿佛置身于潇湘江的夜晚,感受其中的美与哀愁。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刘学箕

刘学箕,生卒年均不详(约公元1192年前后,即宋光宗绍熙时期在世),字习之,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刘子恽之孙。生平未仕,但游历颇广,曾“游襄汉,经蜀都,寄湖浙,历览名山大川,取友于天下”(本集陈以庄跋)。...

刘学箕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