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多君不见温造

出自宋代程公许的《元正和洪司令纪事二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lǐ duō jūn bú jiàn wēn zào,诗句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
兔魄乌轮西复东,流光那肯驻颜红。
礼多君不见温造,志广吾宁如孔融。
难策材驽攀逸武,相期亲寿转方瞳。
飞腾景暮何须问,圣处惭无一发功。
()
流光,驻颜,君不见,难策材,相期,何须,圣处

《元正和洪司令纪事二首》是宋代程公许所写的诗词作品。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中的“兔魄乌轮西复东,流光那肯驻颜红”表达了光阴的流逝和岁月的更迭。兔魄代表白昼的阳光,乌轮则象征黑夜的月亮。兔魄乌轮东西往复,意味着日月的循环,时间的不停流动。然而,这流光岁月却不曾停留,无法使人的容颜保持红润。这句诗意味深长,抒发了诗人对光阴易逝、时光无情的感慨。

接下来的两句“礼多君不见温造,志广吾宁如孔融”则表达了诗人对温造和孔融的赞美。温造是指北宋时期的名将温瑞,他德高望重,受人爱戴,但由于礼数太多,他的才能和智慧并未得到充分的发挥。相比之下,孔融是东汉末年的名士,他志向广阔,才华出众,被誉为“千古之豪杰”。诗人以此表达了自己宁愿像孔融一样志向广阔,而不是像温造一样受礼数约束的心愿。

随后的两句“难策材驽攀逸武,相期亲寿转方瞳”描绘了诗人面临的困境和对未来的期许。诗人自称材驽,意指才华平庸,难以施展才能。然而,他仍然追求卓越,希望能够超越平庸,展翅高飞。他期待着在将来与仁人志士相会,共同追求理想,实现自己的抱负。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个人成长和追求卓越的渴望。

最后两句“飞腾景暮何须问,圣处惭无一发功”表达了诗人在晚年回顾自己的心境。诗人认为,在晚景之时,他不再追求名利,不再问世事的变迁,而是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感到惭愧。他意识到自己没有为世间留下任何伟大的功绩,没有实现自己当初的抱负。这种自省和后悔的情感在诗中流露出来,表达了诗人对自身成就的不满和对时间流逝的痛感。

这首诗词通过对光阴流逝、个人抱负和人生价值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人生短暂的感慨。诗人通过对过去和未来的对比,反思了自己的人生轨迹和所取得的成就,表达了对自身的失望和懊悔。整首诗词情感深沉,寓意深远,展示了宋代诗人对于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程公许

程公许(?—1251),字季与,一字希颖,号沧州。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一说叙州宣化(今四川宜宾西北)人。嘉定进士。历官著作郎、起居郎,数论劾史嵩之。后迁中书舍人,进礼部侍郎,又论劾郑清之。屡遭排挤,官终权刑部尚书。有文才,今存《沧州尘缶编》。...

程公许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