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贵安可常

出自唐代常建的《古意》,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fù guì ān kě cháng,诗句平仄:仄仄平仄平。
牧马古道傍,道傍多古墓。
萧条愁杀人,蝉鸣白杨树。
回头望京邑,合沓生尘雾。
富贵安可常,归来保贞素。
()
牧马,古道,古墓,杀人,蝉鸣,白杨树,回头,合沓,生尘,归来

《古意》

牧马古道傍,
道傍多古墓。
萧条愁杀人,
蝉鸣白杨树。
回头望京邑,
合沓生尘雾。
富贵安可常,
归来保贞素。

中文译文:
在牧马的古道旁,
道路边多是古墓。
荒凉悲哀令人沮丧,
蝉鸣白杨树。
回头望着京城邑,
人群拥挤,尘雾弥漫。
富贵安乐何能长久,
归来保持贞操清白。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马在古道上牧放的场景,带给读者一种古朴的氛围。诗中提到了道路边的古墓,增加了一种凄凉和哀怨的感觉。接着,蝉的鸣叫和白杨树的颤动,更进一步渲染了萧条的气氛。

在回望京城时,诗人描绘了一个人口拥挤、尘雾弥漫的景象。从这个描述中,可以感受到杂乱和繁忙的现代都市的对比。而诗的结尾则表达了对富贵的无奈和对纯朴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句,刻画了农村和都市、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对比。通过诗人对古朴与凄凉景象的描绘,展现了对于简单、贞洁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在唐代的文化背景下,这首诗可以被理解为对于时代中喧嚣和功利的拒绝,以及对于纯朴、清白生活的向往。同时,通过对于富贵的态度反思,诗人还表达了对于人生价值观和道德规范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常建

常建(708-765),唐代诗人,字号不详,有说是邢台人或说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开元十五年与王昌龄同榜进士,长仕宦不得意,来往山水名胜,过着一个很长时期的漫游生活。后移家隐居鄂渚。大历中,曾任盱眙尉。...

常建朗读
()